時間:2020年04月25日 分類:科學技術論文 次數:
摘要:以鐵路輪對壓裝機為研究對象,介紹了壓裝機的基本結構特點,具體描述了主立柱和移動殳柱的制造工藝流程,并對其難點進行了具體分析,針對工藝難點以及實際生產中易出現的工藝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
關鍵詞:壓裝機;主立柱;移動僉柱;燼接;變形
輪對壓裝機也稱輪軸壓裝機,是鐵路車輛系統滾動軸承壓裝的專業設備。其主要用途是采用冷壓方式將滾動軸承壓裝到輪對軸頸上。滾動軸承與輪對軸頸的配合為過盈配合,所以壓裝過程中壓力較大。鐵路輪對壓裝機由機體、液壓站和控制臺3部分組成,本文主要介紹了機體的主要結構和制作工藝及控制過程。
1工件結構
輪對壓裝機結構簡單,工作可靠,適應性強。輪對壓裝機的壓裝精度要求高,這就決定了壓裝機的制造精度也很高。鐵路輪對壓裝機屬于重型裝備,機體主要是由50~80mm的厚板組焊而成。由于機體部件比較大,也比較重,從效率和成本方面考慮,需要避免大規模二次加工,所以只能從控制焊接變形的方面來保證焊接后的平面度和直線度的要求。壓裝機制造過程中,料件的公差滿足GB/T1804m級,焊接后的形位公差滿足GB/T1184L級。鐵路壓裝機主要有主立柱、移動立柱、輔助立柱、底座、測量機構等部件組焊而成。各部件都是一個組焊件,再進行組裝在一起,配上電氣控制系統就可以工作了。
其中主立柱的油缸安裝面和移動立柱的工作面焊后需要加工;主立柱和移動立柱的底板焊后需要加工;底座上的導軌墊板焊后需要加工平面和軌道,其余面焊后都不需要機加工。
2難點分析
壓裝機屬于厚板的大型焊接結構件,主要難點在于焊接量大,焊接位置差,焊接變形大,焊接要求精度高。
2.1焊接變形控制難度大
移動立柱和主立柱都是由60-80mm的大厚板組成的箱體結構,有大量的T型對接焊縫和角焊縫,T型對接焊縫為全焊透焊縫,角焊縫的焊腳高度為25mm,焊接量很大,焊接采用多層多道焊,再加.上自身結構和空間條件的限制,焊接應力大,焊接變'形更加不易控制。主立柱和移動立柱的油缸安裝面的平面度要求是2.5mm,要求非常高。所以控制焊接變形是保證平面度要求的關鍵,也是整個部件制作的難點。
2.2焊接位置差
移動立柱和主立柱都屬于扁平大的箱體結構,內部焊縫很多,焊角很大,但是內部空間窄,焊接位置差,給焊接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3主要制造工藝
3.1焊接工藝
鐵路輪對壓裝機主體材料為Q345B,母材厚度16-80mm不等。焊接方法為熔化極氣體保護焊(MAG),焊絲為焊絲為大西洋焊材廠生產的ER50-6,保護氣為M21混合氣,焊接參數按照WPS要求。焊縫尺寸滿足圖紙要求,焊縫質量滿足iso5817C級要求。
3.2板材制造工藝
在下料前,板材先進行噴砂處理,再噴涂可焊性底漆,防止板材生銹。然后采用激光、等離子或火焰切割等方式下料,其中,薄板可以采用激光或等離子切割,大厚板只能采取火焰切割的方式。采用激光或等離子切割方式下料的板材需要校平,采用火焰切割方式下料的板材需要留岀加工余量,以便加工去除氧化層后尺寸能滿足圖紙要求,且為以后的焊接質量提供基礎保障。
3.3組裝焊接工藝
為了有效控制變形,采用先組裝后焊接的方式進行組焊,采用對稱、先縱后橫、從中間往兩邊的方式進行焊接焊縫,且焊接過程應嚴格控制熱輸入。
3.3.1主立柱組焊工藝
主立柱是壓裝機重要部件。其組焊工藝流程:板材下料一板材加工一油缸套與側板1組對點焊一支撐板2、支撐板3與側板1組對點焊一各筋板與油缸套和支撐板、側板組對點焊-焊接最深處不易焊接的4條焊縫一組對側板2-焊接側板2上的對稱焊縫-焊接筋板與側板、油缸套的焊縫-組對左右封板并焊接組對上下兩端的支撐板、立板并點焊一組對上下頂板和底板并點焊-焊接上下兩端的焊縫一VT檢測一尺寸檢測。
先焊接標識1的焊縫,然后蓋上另一個側板,焊接標識2的焊縫,然后再安裝頂端和底端的隔板、頂板和蓋板,并焊接相應焊縫。焊接時把主立柱固定在翻轉胎上,兩面對稱焊接,一層一層焊接,所有的焊縫焊完一層后,再焊接下一層,不能為了方便把容易焊接的焊縫一次性焊好,然后再焊不容易焊接的焊縫,這樣不利于控制焊接變形。
上下端部開槽部位的尺寸也要控制,如果變形太大,橫梁將將無法安裝。整個部件上的焊縫都要逐層翻轉焊接,讓焊接變形均勻產生,焊接另一側時將對前面焊縫的變形進行一個反方向變形,從而控制整個部件的變形。為了控制兩側板的平面度要求,尤其是缸體安裝面的平面度要求,只能兩側板安裝后對稱焊接。焊接時控制熱輸入,采用小電流、快速焊的方式,同時需要控制層間溫度,冷卻到100七以下再焊接下一層,盡量減少個人因素對焊接質量造成的影響。
3.3.2移動立柱組焊工藝
其工藝流程:板材下料-►板材加工f組對左右兩側的箱體并焊接一組對前后兩側的板-組對上下蓋板-焊接前后和上下的焊縫-VT檢測-尺寸檢測。在組對左右兩側的箱體時,必須上下蓋板和中間的環板及筋板都組裝好才能焊接,否則上下蓋板的平面度將不能滿足要求。箱體組裝后從中間向外圈對稱焊接,由于焊角比較大,需要多層多道焊,且需控制層間溫度在100七以下。
上下蓋板之間的距離只有120mm,焊縫最深處有825mm,焊接操作難度大,需要在翻轉胎上翻轉成易操作方式焊接。前后蓋板組對后需要檢測平面度,根據變形情況判定接下來焊縫的焊接順序,邊焊邊測量。同時上下端部開槽處的尺寸也要控制,如果變形太大,橫梁將無法安裝。整個移動立柱焊接過程中都要嚴格采用小電流、快速焊的方式來控制熱輸入,否則焊接變形難以控制。B-B剖,E-E剖為移動立柱上左右兩個箱體,先焊接標識為1和位置的焊縫;再焊接標識2和2,位置的焊縫,即另一側板與筋板的焊縫;最后是兩個箱體組裝在一起,組裝頂部和底部的筋板,焊接剩余焊縫。
33.3輔助立柱,底座等焊接工藝
與上面兩個立柱相比,輔助立柱和底座、測量機構等部件較為簡單,輔助立柱的板材較薄,焊縫要求較低,焊接相對簡單。只要采用對稱焊接的方式,控制熱輸入,焊縫均能滿足要求。所有焊縫焊完后VT檢測,如有不合格,需進行補焊。補焊前需要清理干凈,去除雜質,補焊后需要對補焊處進行打磨圓滑過渡處理。
3.3.4熱處理、組裝
由于產品板材比較厚,焊縫尺寸比較大,焊接應力也比較大,所以焊后需要消應力熱處理。各大部件單獨做消應力熱處理,熱處理后根據要求進行機加工,組裝整機。
4工藝特點及效果
本產品的工藝難點是焊接變形的控制,由于對接焊縫和角焊縫焊角尺寸都比較大,焊接變形也相對較大。通過采用從中間向周邊焊的焊接順序、層層對稱焊接的方法以及較小熱輸入的焊接參數,成功地控制了焊接變形。各部件外形尺寸按照圖紙檢測,各立柱側板的平面度不大于2.5mm,各尺寸的公差均滿足圖紙要求。
5試驗驗證
通過工藝評定驗證焊材與母材的匹配和焊接工藝的合理性。通過各尺寸的檢測,均滿足圖紙要求,說明組焊工藝合格.通過壓裝機組裝后的壓裝試驗,說明壓裝機的最終使用也是滿足要求的。通過以上驗證結果,證明此鐵路輪對壓裝機的組焊工藝是合理的,可以用于壓裝機的批量生產。
鐵路論文投稿刊物:《鐵路技術創新》(雙月刊)創刊于2003年,由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主辦。綜合報道和傳播國內外鐵路行業技術創新成果,重點展示和推廣鐵路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引領和推動鐵路技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