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2月05日 分類:科學技術論文 次數:
摘要:收集了2011—2015年云南省21個主要城市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監測點的數據,分析了云南省“十二五”期間的城市道路交通噪聲狀況,結果顯示,“十二五”期間城市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保持穩定。
關鍵詞:十二五;交通噪聲;狀況分析;云南省
城市交通論文范文:論述城市交通中互通式立交設計存在的問題
在城市發展和國家經濟進步中,都離不開公路交通,交通是國家物資運轉的重要內容,是生產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飛速發展的時代也給交通運輸業帶來了挑戰,為此,下面文章就主要從多個角度提出關于互通式立交設計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和關于設計需要考慮的一些因素,希望能對我國公路與城市道路互通式立交的設計提供一些幫助。
城市噪聲污染主要包括各種交通噪聲、建筑施工噪聲、社會生活噪聲等,已成為困擾人們生活、危害城市環境的一大公害[1-4]。其中,城市道路具有路面狹窄、高樓林立、周邊居住人口密度大等特點,使道路交通噪聲污染與人民群眾生活環境密切相關。截至2018年12月31日,云南省道路通車里程已達25.3萬km,機動車保有量突破了1411萬輛,極大地促進了云南省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但同時城市道路交通噪聲污染對于居民的干擾和危害也隨之日益明顯和加重,不僅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還危害人們的健康。為此,本文收集了“十二五”期間云南省21個城市道路交通環境噪聲晝間監測數據,通過分析城市道路交通噪聲污染程度、變化趨勢,為生態環境管理部門制定城市環境聲環境質量改善實施方案提供技術依據,對推動改善城市整體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生活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
1材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環境保護標準《HJ640-2012環境噪聲監測技術規范城市聲環境常規監測》規定[5],道路交通晝間噪聲每年監測1次,監測工作應在晝間正常工作時段內進行,并覆蓋整個工作時段;道路交通夜間噪聲每五年監測1次,在每個五年規劃的第三年開展監測,監測覆蓋整個夜間時段。為方便討論,本文主要數據來源于“十二五”期間云南省16個州(市)政府所在地及宣威、個舊、開遠、彌勒、瑞麗等21個城市建成區的晝間道路交通噪聲監測數據[6]。
1.2評價方法
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環境噪聲監測技術規范城市聲環境常規監測》進行評價。城市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等級劃分為一級~五級。
1.3趨勢變化分析方法
以查爾斯·斯皮爾曼命名的斯皮爾曼等級相關系數,即spearman秩相關系數,是將兩要素的樣本值按數據的大小順序排列位次,以各要素樣本值的位次代替實際數據而求得的一種統計量。它是反映等級相關程度的統計分析指標。2污染狀況與分析2.1城市道路交通噪聲現狀2015年全省16個州市政府所在地和宣威、個舊、開遠、彌勒、瑞麗共21個城市設置了702個監測點,對約894km城市道路的聲環境進行了監測,監測結果見表2。全省21個城市的路長加權平均聲級值在63.2~69.5dB,21個城市道路交通聲環境均為好或較好,其中,曲靖、宣威等17個城市平均聲級值未超過68dB,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為好,占城市總數的81.0%,昆明、個舊等4個城市聲級值在70dB以下,城市道路聲環境為較好,占19.0%。全省路長加權平均聲級值66.8dB,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總體上為好。
21個城市中:聲級值在70dB以下,聲環境質量為好或較好路段占比率在95%以上的城市有宣威、玉溪、文山、景洪、曲靖、昭通、普洱7個城市;聲級值在72dB以上,聲環境質量為差或較差的路段所占比率在5%以上的城市有個舊、香格里拉、彌勒、六庫、臨滄、芒市、開遠、昆明、楚雄9個城市。
全省702個監測點中,聲級值在34.1~78.9dB,最大值出現在蒙自市昭忠路建材市場北門口。894km的城市道路中:聲級值在70dB以下,聲環境質量好和較好的路段有806km,占90.2%;聲級值在70~72dB,聲環境質量一般的路段有37km,占4.1%;聲級值在72dB以上,聲環境質量差和較差的路段有51km,占5.7%。
2.2城市道路交通聲環境年度變化
與上年相比,監測城市從20個增加為21個(新增加了彌勒市),監測路段總長從860km增加為894km,監測點數目從660個增加為702個,全部監測路段的路長加權平均等效聲級值從66.6dB變為66.8dB,聲級值>70dB的路段所占比例由8.2%升至9.8%,道路交通噪聲略有上升。
與上年相比,聲級值變化1dB以上的城市11個,其中曲靖、麗江、文山、景洪、大理5個城市聲級值下降,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改善;宣威、保山、昭通、普洱、瑞麗、香格里拉6個城市聲級值上升,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變劣;昆明等9個城市聲級值變化未超過1dB,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變化不明顯。
2.3“十二五”期間城市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狀況
“十二五”期間,有19個城市連續5年對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進行了監測。使用Spearman秩相關系數法,分析了19個城市等效聲級值變化趨勢。曲靖、大理、六庫等3個城市聲環境質量呈顯著好轉趨勢,玉溪、蒙自有好轉跡象,普洱、芒市有變差跡象,“十二五”期間,全省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基本保持穩定,無明顯變化趨勢。
2015年與2010年相比,全省18個城市(宣威、瑞麗、彌勒2010年未監測)中:文山、景洪、曲靖、大理、蒙自、開遠、玉溪、普洱、楚雄、六庫10個城市道路交通噪聲平均等效聲級值下降1dB以上,道路交通噪聲有所減輕,占城市總數的55.5%;昆明、保山、麗江、芒市、個舊5個城市聲級值變化在1dB以下,道路交通噪聲變化不明顯,占城市總數的27.8%;昭通、臨滄、香格里拉3個城市聲級值上升1dB以上,道路交通噪聲有所上升,占城市總數的16.7%。五年間全省18個城市道路交通噪聲監測總里程由490km擴展至822km,路長加權平均車流量由1647輛/h上升至1944輛/h,但路長加權平均聲級值卻由67.3dB降為66.8dB,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略有好轉。
3結論
城市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保持穩定。2015年全省16個州市政府所在地和宣威、個舊、開遠、彌勒、瑞麗共21個城市設置了702個監測點,對約894km城市道路的聲環境進行了監測,21個城市道路交通聲環境均為好或較好,其中,曲靖、宣威等17個城市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為好,占總數的81.0%,昆明、個舊等4個城市道路聲環境為較好,占19.0%。全省路長加權平均聲級值66.8dB,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總體上為好。“十二五”期間,全省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基本保持穩定,無明顯變化。
參考文獻:
[1]程俊俠,楊玉珍,裴曉龍,等.“十二五”陜西省城市聲環境質量狀況變化趨勢分析[J].安徽農學通報,2016,22(21).
[2]董圓媛.江蘇省聲環境質量監測與現狀分析[J].科技視界,2014(34):31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