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年06月26日 分類:科學技術論文 次數:
這篇能源科研論文發表了新能源汽車工程方向實踐教學研究,新能源汽車的出現對我國經濟發展和汽車工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論文介紹了新能源汽車工程方向人才市場需求情況,通過分析給出了能夠有效激發大學生實踐學習興趣的方案,從而提高了人才培養的質量,完成大學生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方案。
關鍵詞:能源科研論文,新能源汽車工程,實踐教學
隨著全球變暖和石油危機的加重,世界各國開始開發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是指以新能源(包括電能、太陽能、燃料電池等)為動力,綜合車輛技術、電力電子技術等多學科先進技術,形成新結構、技術原理先進的汽車[1]。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太陽能汽車、混合動力汽車(串聯式混合動力汽車、并聯式混合動力汽車、混聯式混合動力汽車和復合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生物燃料汽車、煤制醇醚燃料汽車、燃氣汽車等[2]。新能源汽車可以降低傳統汽車對石油資源的依賴,是汽車工業發展的方向[3]。而在2015年國務院公布的《中國制造2025》中又明確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繼續支持燃料電池汽車和電動汽車的發展,提升動力電池、電機變速器等關鍵零部件工程化和產業化,掌握汽車信息化和智能化等核心技術,推動我國自主研發的新能源汽車同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由此可見,新能源汽車在我國經濟發展與汽車工業中的重要作用。
一、新能源汽車工程方向人才市場需求情況
(一)我國新能源汽車工業發展政策分析
我國在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作出承諾,到2020年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隨后我國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提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同年國務院頒發了《關于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的通知》,將我國13個城市列為推廣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城市,并且確定了推廣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方向。到2012年我國汽車產量中新能源汽車占10%的份額。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采取“三縱、三橫”的發展格局,如圖1所示。其中三縱指的是發展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三橫指的是發展多能源動力總成控制系統、電機驅動系統及其控制單元、動力電池及其電池組管理系統。這個發展路線要求在三個平臺的基礎上進行,即設計制造平臺、政策平臺和社會服務平臺。
(二)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從業人員需求分析
新能源汽車領域要求從業人員能從事電動汽車結構與電氣設計、信息通訊、零部件及整車試驗、管理與維護等方面的工作。從我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政策可以看出,我國未來新能源工業相關從業人員數量將快速增長。據中國汽車人才網統計,2010年3月招聘信息顯示,新能源汽車相關崗位為4521個,環比增長13.2%。僅長安新能源汽車公司在3月新增招聘新能源領域相關職位28個,需求人數超過150人,而國內大多數汽車公司正在研發自己的新能源汽車。如北汽福田汽車、奇瑞汽車、長安汽車、比亞迪、陜西汽車有限公司、江鈴汽車等。由此可以看出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人才將有很大缺口。從我國新能源汽車工業發展政策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從業人員需求分析可以看出,培養新能源汽車專業(方向)高級人才迫在眉睫。為了適應社會發展需要,遼寧工業大學(以下簡稱我校)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申辦了車輛工程專業(新能源汽車工程方向)本科。2011年,我校首次對該專業進行招生。
二、新能源汽車工程方向建設實踐教學體系的必要性
我校針對汽車市場需求情況,確定新能源汽車工程方向的培養目標為培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具備新能源汽車理論、車輛設計及制造、實驗技術等方面知識,能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進行設計、研發、試驗以及維修、管理部門從事新能源汽車整車、零部件的設計開發、試驗研究以及管理工作,具有寬厚理論基礎、較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與管理人才。通過實踐教學,可以鞏固、加深理論教學知識,學生通過實際操作,一方面可以鍛煉實際動手能力;另一方面對課堂上教師講授的枯燥公式有直觀的了解。這樣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加快知識的吸收、理解。新能源汽車工程方向與車輛工程專業相比,增加了很多與電力電子和電子信息相關的課程,對這些理論知識的理解必須通過實驗環節加以強化,因此實踐教學環節在新能源汽車工程方向教學體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必須加以重視。制定切實可行的實踐教學體系,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形成、發展。
三、新能源汽車工程方向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方案
在新能源汽車工程方向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方案中,包含以下兩個方面內容:增加實驗教學環節、完善大學生創新活動平臺。
(一)增加實驗教學環節
該方向主要課程有新能源汽車發動機、汽車理論、汽車構造、動力電池技術、電機、電動汽車技術、汽車設計等。專業課包括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兩部分。理論教學部分較抽象、不易理解,學生有時缺乏學習興趣,而實驗教學部分是對理論教學的驗證,學生有很高的學習熱情,因此加強實驗教學環節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果[5-7]。表1是新能源汽車工程方向部分學科技術基礎必修課改革方案建議,新能源汽車概論、電機學、自動控制原理、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動力電池技術及應用課程實驗教學,在原有的基礎上不同程度增加了實驗學時,這樣,學生通過實驗教學環節可以提高實踐能力,加深理論知識的理解。
(二)完善大學生創新活動平臺
建立科研創新活動基地,擴展學生科研創新活動空間。在大學生科研創新實踐訓練中,依靠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的遼寧省高校汽車工程研究中心、電動汽車驅動技術重點實驗室,讓學生進行較為系統的科研訓練。此外,注重科研向教學的轉化,讓科研興趣濃厚的學生參與到教師的國家級、省級課題研究中。另外,通過激發學生參加各種競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目前,車輛工程專業全國類的比賽主要有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主辦的全國大學生方程式賽車,包含三個賽事,即大學生方程式賽車-油車(FSC)大賽、大學生方程式賽車-電車(FSEC)大賽、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巴哈大賽(BSC)。比賽分靜態測試和動態每臺比賽車都由學生設計、加工、調試、組裝、測試。經過這些過程,學生對理論教學內容有了新的認識,提高了實踐能力,促進了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高中偉.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簡介[J].汽車維修與保養,2012(3):32-38.
[2]王洋,趙國強,李振揚,韓澍.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分析[J].無線互聯科技,2014(2):212-212.
[3]申彩英,段敏,唐陽山,等.新能源汽車工程實踐教育基地建設研究[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126-127.
[4]時間.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評價研究[J].汽車工業研究,2014(2):84-85.
[5]丁洪生,蔡穎,項昌樂,等.以創新人才培養為目標構建本科實踐教學體系[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S1):54-57.
[6]榮昶,趙向陽,蔡惠萍.實驗教學與創新能力培養探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4(1):34-36.
[7]秦至謙,崔立軍,楊曉峰.深化實驗教學改革,增強創新能力的培養[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03(4):38-39.
作者:申彩英 韓忠浩 段敏 劉樹偉 單位:遼寧工業大學 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
推薦閱讀:《水電與新能源》(雙月刊)創刊于1987年,由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管,湖北省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湖北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科技性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