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年02月28日 分類:科學技術論文 次數:
這篇系統工程師論文發表了協作翻譯系統設計與應用,隨著翻譯規模的不斷擴大,翻譯模式在不斷創新,探索協作翻譯模式有著重要意義,論文探討了基于Web的協作翻譯模式構建以及翻譯系統的設計,從而提高了翻譯質量。
摘要:隨著語言翻譯規模的不斷擴大,翻譯數量與翻譯類別逐漸增加,譯者工作量劇增。提出了基于Web的協作翻譯系統設計思路,以協作翻譯系統為平臺,運用協作理念,設計在線協作翻譯模式,重點描述了譯者每個環節的任務。針對譯者協作和譯文校對設計相關模塊,基本滿足了翻譯工作要求,實現了在線協作翻譯網絡化、信息化。
關鍵詞:系統工程師論文,協作翻譯,SSH架構,vSphere
引言
隨著翻譯事業的蓬勃發展,翻譯規模不斷擴大,翻譯數量和翻譯類別逐漸增加,各類語言翻譯的數據量和信息量成倍甚至數十倍增長,給以個人為中心的傳統翻譯工作帶來巨大壓力。機器翻譯在半個世紀前就已進入人們的視線,但是機器缺乏人類所獨有的處理社會知識能力,因此機器翻譯所輸出的譯文質量遠不如人譯。為了適應新時代網絡迅猛發展要求,推動翻譯模式不斷創新,開發基于Web的協作翻譯系統是提高翻譯工作效率、保證翻譯工作規范化的必由之路,對探索協作翻譯新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基于Web的協作翻譯模式構建
1.1協作翻譯內涵協作翻譯模式對提高翻譯工作效率、保證翻譯工作質量具有積極作用,是解決翻譯工作量大、翻譯周期短的重要途徑[1]。許多翻譯機構都非常重視協作翻譯模式的應用。協作翻譯模式主要用于翻譯機構中的譯者協作翻譯,在基于Internet的跨區域翻譯中沒有得到很好應用,主要原因在于缺少一個適合的平臺,而目前正在設計開發的協作翻譯系統為譯者跨區域協作翻譯提供了一個新途徑。1.2基于Web的協作翻譯模式構建基于Web的協作翻譯活動只需一臺聯網的計算機就能保證翻譯工作順利開展。協作能創造出一種比單個工作量簡單累加更大的效果,實現協同效應。協作的優點是可以充分有效地利用組織資源,縮短工作時間,便于集中力量在短時間內完成個人難以完成的任務。(1)協作翻譯平臺構建。構建協作平臺是為了充分利用組織資源實現共同目標。在團隊協作翻譯過程中,有創意的觀點和翻譯方法常會出人意料地出現。為了使協作翻譯平臺發揮積極作用,有效促進譯者之間的協作與交流,需要構建一個便捷并具有統一規范的網絡協作翻譯環境。在協作翻譯平臺上,譯者可以創建各自獨立的翻譯工作室,再邀請譯者根據實際需求加入到各自的翻譯工作室,一個譯者可以隸屬于多個翻譯工作室。這樣,譯者之間共同構建了協作翻譯環境,在協作翻譯活動開展過程中,譯者也可以參與到對方的翻譯活動中,整個翻譯活動是同步、動態、開放的過程。協作翻譯平臺成員關系如圖1所示。(2)創建獨立翻譯工作室。為了方便譯者協作翻譯,需要在協作翻譯平臺中創建獨立的翻譯工作室,最恰當的方法是協作小組發起人申請創建翻譯工作室,根據翻譯需求邀請譯者加入。組建協作翻譯小組的過程類似于騰訊QQ群功能,比如:申請創建一個英漢科技類翻譯協作小組,小組發起人在系統中申請建立翻譯工作室,有一個唯一的標識名和該工作室的詳細說明,翻譯小組發起人可根據需求邀請熟悉的譯者加入該協作小組。翻譯小組發起人也可在平臺中邀請世界各地的翻譯工作者加入。(3)以任務驅動開展協作翻譯。一個協作翻譯小組中有多個小組負責人。開始階段,翻譯小組負責人選擇翻譯任務,對需要翻譯的任務進行分析,決定該翻譯任務適合多少人完成、翻譯工作的周期有多長、協作翻譯過程中的約定用語和注意事項等。然后,通過協作翻譯平臺邀請組內譯者加入到該翻譯任務中,譯者可根據情況決定是否加入該翻譯任務。小組負責人根據翻譯小組人員水平設置翻譯任務,使每個成員都能輕松完成任務。在翻譯過程中,譯者可隨時查看小組其他成員的翻譯進度和翻譯內容,發現其他譯者翻譯錯誤并進行提示和標注,翻譯過程如果出現異議可通過協作翻譯平臺相互討論。隨著翻譯工作的層層深入,小組成員間的協作逐步融洽,小組負責人應適時關注翻譯工作完成情況,使整個翻譯工作不脫離預定軌跡。(4)成員互評引領翻譯活動。翻譯工作在平臺上進行,每個譯者的譯文在網上同步,和其他成員共享,翻譯組成員在自己翻譯的同時可看到其他成員的譯文。此時,翻譯組成員對彼此之間的譯文并不是簡單評判,而是根據每個成員的翻譯特點,針對不同譯文給出建設性意見。協作翻譯小組可最大化地發揮每個成員的能動性,與翻譯團體共享勞動成果,使每個譯者都得到關注,以此挖掘最大潛能,提高譯者翻譯的信心和積極性。(5)互評和驗收分發校驗相結合。在基于Web的協作翻譯平臺上,協作小組的翻譯活動公開、透明。翻譯內容的一致性對翻譯活動來說至關重要,在協作翻譯平臺會將翻譯過程進行統一規格描述,譯者可以在翻譯過程中查看其他譯者譯文,可以互評交流。通過瀏覽其他譯者的譯文及評價,及時回顧和總結,使互評過程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反思過程。驗收環節的分發校驗也是整個翻譯過程必不可少的。為了保證譯文的準確性和一致性,協作翻譯采用分發校驗方式來完成。協作小組成員提交完譯文,系統會自動將譯文隨機分發給協作小組成員進行校驗,校驗完成后由小組負責人統一歸檔整理。翻譯過程中的互評和驗收分發校驗相結合,使多人協作翻譯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保證翻譯質量。
2基于Web的協作翻譯系統設計
2.1系統設計原則協作翻譯系統可利用校園網作為平臺,將Web服務器與數據庫技術相結合,把協作翻譯模式中需要的信息轉換成數據,由專業的管理人員對系統進行監督和管理,譯者可以登錄系統組建自己的翻譯協作工作室進行協作翻譯活動[2]。在基于Web的協作翻譯系統中,協作翻譯小組的建立、構成及譯者之間的協作會隨著需求而發生變化,在系統設計中要以協作翻譯過程作為數據流程依據,以翻譯人員管理權限輔助管理。2.2系統結構設計協作翻譯系統采用以云操作系統VMwarevSphere為核心的云計算基礎架構,支持在線翻譯。大規模的在線翻譯活動對服務器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負擔,增加了硬件設備的投入。利用vSphere虛擬化平臺,可使協作翻譯系統在現有設備的基礎上具備快速響應能力和高穩定性。vSphere虛擬化平臺通過將系統的應用與底層硬件分離,使服務器工作負載均衡[3]。協作翻譯系統結構如圖2所示。VMwarevSphere使用虛擬化技術匯總多個系統間的基礎物理硬件資源,同時為數據中心提供大量虛擬資源。如圖2所示,協作翻譯系統是構建在云平臺之上的,VM-warevSphere云操作系統可無縫和動態管理大型基礎架構(如:CPU、存儲器和網絡)。用戶使用Web瀏覽器訪問協作翻譯系統,系統通過vCenterServer提供的服務來管理和使用位于虛擬機群的資源,同時還管理復雜的數據中心。vSphereWebAccess用于解析虛擬機的物理位置,并將Web瀏覽器重定向至虛擬機。協作翻譯系統需要強大的運算能力來支撐在線翻譯活動。早期的單服務器模式無法滿足該需求,大量的并發訪問造成服務器負載及穩定性下降。以虛擬技術為基礎將協作翻譯系統構建在云平臺上,通過云操作系統對服務器資源進行整合和統一管理,在節約計算機資源的同時還保證了系統安全穩定運行。2.3系統開發關鍵技術協作翻譯系統采用J2EE輕量級SSH框架技術,即Struts、Hibernate和Spring的框架組合,SSH框架結構如圖3所示。典型SSH框架分為表現層、業務邏輯層和持久層,三層體系將業務規則、數據訪問及合法性校驗等工作放在中間層處理。協作翻譯系統中譯者不需要直接與數據庫交互,而是通過表現層與中間層建立連接,再由中間層與數據庫交互。系統采用Oracle數據庫。(1)表示層。表示層由Struts實現。它是三層架構的最外層,負責用戶和系統的交互,系統接受用戶請求并收集用戶提交的信息,通過控制器把相應的請求轉發到對應的Action中,并在Action中調用業務邏輯,進行業務邏輯處理,然后將相應結果返回給用戶[4]。用戶提交的表單數據使用ActionForm組件進行封裝。協作翻譯系統使用Struts2技術開發,它提供了更強大、更易用的輸入檢驗功能,支持更多的視圖技術,并整合了Ajax技術。圖3SSH框架結構表示層中,通過開發的多媒體編輯器可實現漢語、英語、日語、俄語等多國語言的在線可視化輸入、編輯。此外,在編輯器中集成了自主開發的翻譯原文分句、分行、分段排版工具,保證譯者選擇適合的翻譯方式。該編輯器主要應用于在線協作翻譯和協作校對交互模塊,對協作翻譯活動提供支持。系統還開發了即時通訊工具,譯者在翻譯和校對過程中可以與小組成員同步交流,提高了協作翻譯效果。(2)業務邏輯層。業務邏輯層由Spring實現,它是系統中間件Spring框架的核心,采取控制翻轉IoC(Inver-sionofControl)依賴注入DI(DependenceInjection)機制。通過讀取配置文件,IoC將業務邏輯的各個模塊實現依賴注入到實際調用業務邏輯的動作模塊中。DI容器在運行期間動態地將依賴關系(如構造參數、構造對象或接口)注入到組件中。Spring框架使用bean屬性進行反轉控制,在bean.xml文件中配置相應的屬性就可以將bean放入Spring容器中,使得bean成為業務邏輯層的一個組件。比如在線協作翻譯模塊,只需配置bean屬性,創建繼承Spring提供的HibernateDao類DAO對象,然后復寫其中關于CRUD方法,就可以完成業務邏輯組件的加載,使其納入Spring容器管理。(3)持久層。持久層由Hibernate實現,作為ORM(對象/關系映射)框架,它是目前最流行的對象持久化技術。Hibernate將面向對象編程過程中的數據對象通過映射對應到數據庫相關表,并將相關數據存儲到數據表中。Hibernate通過對JDBC的封裝,向程序員屏蔽底層的數據庫操作,底層數據庫的改變只需更改初始化配置文件(hibernate.cfg.xml或hibernate.properties)即可。通過配制數據庫的連接屬性,相關插件能自動生成Hibernate增、刪、查、改等多種方法[5]。比如即時通訊模塊,首先要創建持久化類,然后在進行對象關系映射后使用XML方式配置Hibernate文件。配置主要內容有數據庫驅動程序、數據庫語言、日志輸出等,使用連接池還需要配置連接池大小、連接數等。2.4系統功能協作翻譯系統主要完成譯者組織管理和在線協作翻譯兩個主要功能。該系統通過多個功能模塊把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譯者有機統一起來,充分發揮協作翻譯模式優勢,利用協作翻譯系統進行在線協作翻譯活動。系統功能如圖4所示。(1)譯者組織管理功能。協作翻譯系統有協作翻譯小組組織者、協作翻譯小組成員和系統管理員3種角色。協作翻譯小組組織者的主要任務是申請創建協作小組、成員審核、翻譯活動的發起和整個翻譯過程的控制管理;協作翻譯小組成員在加入到協作小組后接受組織者的邀請參與翻譯活動,每位譯者可以從屬于多個翻譯小組;系統管理員負責用戶管理、信息管理和系統維護工作。(2)在線協作翻譯功能。在線翻譯的平臺貫穿協作翻譯整個流程。翻譯活動開始由小組負責人登錄工作室上傳原文、填寫描述信息和翻譯周期、選擇該任務譯者、分發任務,系統通過短信形式通知譯者,譯者登錄系統后翻譯工作正式開始。譯者通過在線編輯器開始在線翻譯,翻譯過程中可隨時查看小組成員的翻譯進度和翻譯內容,還可通過即時通訊功能進行討論。翻譯完成后,有兩名以上成員提交完成的譯文時,系統會自動將譯文隨機分發給其他成員校驗,校驗完成后系統會根據原文拆分順序進行歸檔整理,小組成員都可以查看到完整的譯文。
3基于Web的協作翻譯系統應用
協作翻譯系統要考慮實施過程中的網絡支撐環境和系統應用過程中的常見問題,為跨區域的協作翻譯活動提供技術支持。協作翻譯系統除譯者組織管理和在線協作翻譯兩大功能外,還包括即時短信通知、多國語言支持、譯文的拆分組合管理、譯文的同步共享、譯者的即時通訊、共享譯文的標注管理、譯者翻譯量統計和數據的自動備份等輔助功能[6]。(1)網絡支撐環境。協作翻譯系統架構在VMwarevSphere云操作系統之上。vSphere是VMware公司推出新一代數據中心虛擬化套件,提供了虛擬化基礎架構的一整套解決方案。vSphere云操作系統使用ESX部署服務器集群,vCenterServer作為ESX以及在其上的虛擬機管理服務器,通過vSphereClient對ESXServer進行管理。vSphere云操作系統自動完成服務器間的輔助均衡,同時使用vLockstep容錯技術對虛擬機數據進行備份,使虛擬機上的資源更加安全、有效。(2)即時短信通知。協作翻譯系統支持短信通知,以保證譯者沒有及時查看系統消息時能第一時間收到翻譯任務邀請。系統提供兩種解決方案:①通過運營商提供的API接口實現即時短信通知,如聯通采用的ETOT1009協議轉換器,系統開發過程中直接使用ETOTAPI接口。數據傳輸采用MD5和DES加密,確保信息安全;②通過手機或者GSMmodem連接計算機進行即時短信通知。因第一種方式需要與運營商洽談,并需要專線與短信網關相連,成本投入較高,所以即時短信通知模塊在設計初給出了兩種解決方案。(3)多國語言支持。在協作翻譯平臺上可以多國語言互譯。協作翻譯系統采用外部語言包技術,即將語言資源存儲在外部語言包中,應用程序根據對應的語言標識,通過語言包中的鍵與值對應,動態更改翻譯語言。在協作翻譯系統應用過程中,可根據需要加入新的語言包,確保系統擴展性。為支持多國語言,在系統表示層下加入多語言支持層,該層負責管理多語種資源,并處理與數據層的交互。該層負責接收處理來自表示層的數據,根據需求切換語言操作。
4結語
基于Web的協作翻譯系統采用最新的SSH架構設計,以vSphere云操作系統為基礎搭建,滿足在線協作翻譯需求,對提高翻譯效率和質量起到了促進作用。本系統從在線翻譯和譯者協作視角出發,關注協作翻譯活動全過程技術支持,構建的在線協作翻譯模型解決了異地協作翻譯問題。
作者:張琪 臧宏業 單位:運城學院 運城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推薦閱讀:電力系統自動化2016年 第16期目錄
《電力系統自動化》以“立足行業,鼓勵創新,面向應用,促進電力工業科技進步”為辦刊宗旨,主要面向電力行業從事科研、設計、運行、試驗、制造、管理與營銷的專業技術人員以及相關專業的大專院校師生、電力產品用戶等,既具有學術性和前瞻性,又注重實用性和導向性,同時也重視和鼓勵來自科研、生產第一線的經驗、改進和革新的技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