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年04月15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這篇教學論文投稿發表了行動導向教學法在國際貿易實務教學中的現實意義,在職業學院的課程中,國際貿易務實是一項基礎課程,通過結合各種方法的使用,對國際貿易務實課程開展基于行動導向的教學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侄兒行動能力。
關鍵詞:教學論文投稿,行動導向,小組學習,職業能力
國際貿易實務研究國際間商品交換的具體過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其教學涉及貿易術語、交易條件、運輸與保險、貨款結算、貿易單證、商品檢驗與爭議處理等方面的內容。該課程不僅要求學生能夠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而且要求學生學會在進出口業務中進行實際操作。當前,中等職業學校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環節還相對薄弱,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多以傳統的知識講授法為主,這樣既不利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也不利于學生掌握職業技能。因此,非常有必要對該門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深入研究,使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更好地掌握相關的理論,并更好地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筆者認為,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中實施行動導向教學法,針對不同的知識模塊進行相應教學方法的匹配,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有利于教師更好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職業行動能力。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淺談行動導向教學法在國際貿易實務中的應用。
1行動導向教學法在國際貿易實務教學中的現實意義
1.1職中學生的學習特點對行動導向教學法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隨著高等院校的擴招,中職學校出現生源質量下降的趨勢,中職生的學習明顯呈現出與普通高中學生不同的狀況和特點,主要表現在:學習基礎差、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自信心不足、學習興趣不高、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比較差。但中職生同時也普遍存在著活潑好動、思維活躍、動手操作能力強、容易對新鮮事物產生興趣等特點。因此,任課教師要改進國際貿易實務課程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關鍵是要把握住學生的學習特點,找到符合學生學習的方法與對策。而行動導向教學法正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以學生為本位,強調在“做中學”,用多元評價理論觀看待學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1.2模塊化的教學內容為開展行動導向教學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行動導向教學強調按照職業工作過程來確定學習任務,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在自主操作的過程中習得專業知識,掌握職業技能。而模塊課程、項目課程均具有以工作任務為中心來組織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的特點,在這兩種類型的課程中,個體通過完成工作任務來學習相關知識,學與做融為一體。國際貿易實務就是這樣的課程。從理論內容來看,它包括“貿易術語”、“商品品質、數量與包裝”、“貨物運輸及保險”、“貨款結算”、“合同磋商與履行”、“單證制作”、“商品檢驗及爭議處理”等模塊;從實踐內容的角度,它可以細分為“合同磋商(發盤、還盤與接受)”、“信用證(催證、審證和改證)”、“貨物運輸(租船訂艙)”、“運輸保險(投保)”、“報驗與報關”、“出口制單結匯”等項目,還可以將對外貿易的全部過程整合為一個大的項目。因此,具有模塊化、項目化特點的內容是為在國際貿易實務中實施行動導向教學的提供了有利的課程資源條件。
2行動導向教學法在國際貿易實務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行動導向教學法不是一種單一的教學方法,而是一個包括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教學法、小組學習法、引導文教學法、探索學習法等多種教學法在內的教學方法群。它強調通過學生自身的實踐或行動來培養和提高職業能力。在行動導向教學法下,教師與學生根據職業工作過程共同確定學習任務與目標,通過設置接近于實際工作的學習情境,以工作任務為載體,通過完成“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①這一完整的行動過程,學生“心、手、腦”并用,“教、學、做”結合,在自己“動手”的實踐中,培養學習興趣、掌握專業知識、提高職業技能,從而構建屬于自己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體系。行動導向教學法不僅是一種創新的職業教學理念,更是一種完整的職業培訓教學方法體系。在這種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對象,在國際貿易實務教學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法、項目教學法等。
2.1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指教師先按一定的教學目標將真實的事例進行典型化處理后,形成供學生學習的書面案例,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對案例進行思考、分析、討論并形成自己的見解,從而掌握教學內容,達成教學目標。國際貿易實務課程要求學生不僅要熟悉國際貿易相關的法律法規,掌握國際貨物交易流程和有關外貿單據的繕制,而且還需具備較強的國際貿易實務操作能力。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主要以理論為中心,片面強調對理論知識的講授,忽視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通過傳統課堂教學很難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為了達成“培養技能型應用人才”的職業教育目標,教師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中,應改變過去偏重于講授理論的做法,根據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設計出典型適用的案例,將知識點以問題的形式融入到案例中,使學生通過對案例的思考與分析去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能力和實踐能力。比如,在講到“不可抗力”的定義時,教師可設計以下的案例教學法流程進行教學:(1)介紹案例:中國某進出口公司與美國商人A訂立了一份化工產品的進口合同,訂約后由于該化工產品的國際市場行情上揚,價格上漲,外商虧本。于是美國商人A以不可抗力為由要求我方公司撤約,請問:中國進口商應如何對待此問題?(2)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對案例進行討論、分析,得出結論,形成方案:學生按一定的方式組成學習小組,組內科學分工,收集與案例相關的信息。根據搜集到的信息,結合已有知識,對案例進行分析:①造成外商虧本的意外事故是什么?②意外事故是發生在什么時候?③意外事故是怎樣發生的?是否由于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的原因造成?④對于這一意外事故,當事人在事故發生之前能否預見或預防?在事故發生之后可否避免和克服?⑤該事件是否符合不可抗力條件?(3)小組匯報討論結果,并進行組間交流。對于學生經過案例分析得出的結論及獲得的新發現,老師應該給予及時的肯定和糾正,并啟發學生的思維向更廣闊的領域伸展。(4)與實踐比較:各小組將本組討論結果與教師提供的實際解決方法進行比較,重新梳理并審視本組方案形成的過程,總結經驗,加深自身對知識的理解,提升自身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2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指教師根據課程特點和教學內容,以職業要求為出發點,通過設置特定的職業情景和工作任務,讓學生在設定的工作環境中扮演某個角色,完成特定任務的一種模擬教學方法。角色扮演法實際上是在案例教學法的基礎上,通過學生的角色扮演,將案例情景在現實課堂中進行模擬再現,是案例教學法的延伸。為了使角色扮演法在整個課程中能夠始終連貫如一,教師可以由學生自行分組組建模擬公司,確定公司的經營范圍和職業角色,在課程學習的不同階段,學生通過扮演預定的角色,完成指定任務,掌握相關理論知識,了解具體業務操作流程,從而提高自身的職業能力。除了在課堂上設置情境,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進行學習外,還可以充分利用學校實訓條件進行角色扮演教學。如在外貿情景室內設置與進出口業務相關的部門和機構,如工商、銀行、海關、商檢、運輸公司、進口商、出口商等,將學生分成若干組,分配好每個學生的具體角色,要求各組學生根據學習任務,按照進出口業務流程依次完成交易合同磋商、簽訂、履行等過程。此外,教師也可以利用學校的外貿教學軟件,通過給學生分配角色或注冊不同身份,通過設計好的程序,按照進出口業務流程,完成各個操作環節的任務。在實訓室的模擬環境中進行模擬操作,使實務性強的課程教學,變為一個連貫的實踐操作過程,從而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操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與創新精神。作為案例教學法的深化,角色扮演教學法彌補了案例教學法下學生活動相對靜止的缺陷,更進一步實現理論和實際的緊密結合。
2.3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是一種以實際操作業務流程為主線,以項目為載體,以任務驅動的方式,通過對教學目標的分解和實施,由學生共同合作完成預定的教學模塊任務的教學活動②的一種教學方法。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中采用項目教學方法時,教師應當根據外貿業務流程對課程進行整體設計和單元設計,明確課程的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并根據課程設計思路和實際業務流程對課程內容加以整合,將課程劃分為若干個項目。如教師可以把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分為:國際貿易術語與報價;商品品質、計量和包裝;國際貿易貨物運輸;國際貿易的保險;國際貨款的結算;國際貿易單證的制作;商品檢驗與商務爭議處理等項目,在每個項目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將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或需要解決的問題以項目的形式設計出來,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以小組學習的方式,按照實際工作的程序,共同討論、共同制定計劃、合作完成整個教學項目。當所有項目的教學完成后,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包含全部教學內容的大型項目,如“商務合同磋商與履行”,讓學生按照已掌握的知識完成“詢盤、發盤、還盤、接受、運輸、保險、結算、檢驗”等整個交易過程。綜上所述,為了達成“培養技能型應用人才”的職業教育目標,教師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中,應該在行動導向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對象,將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小組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等靈活運用到教學中,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在學習中培養各種職業能力,為將來服務于社會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雷麗芳.淺談如何在《基礎會計》教學中運用行為導向教學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0(52).
[2]安宇.德國職業教育中的行動導向教學法[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4).
[3]李敬巖.教師在行動導向教學法中角色的轉變[J].教育教學論壇,2012(53).
[4]袁江.關于行動導向的教學觀[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5(10).
[5]鐘飛燕.淺談《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多樣化教學方法的運用[J].中國科教導刊,2012(1).
[6]邵改芹.賀良震.楊曉紅.基于行動導向的高職課程設計———以《染化料分析測試》為例[J].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2).
作者:張麗 單位:廣州市番禺區新造職業技術學校
推薦閱讀:《國際貿易問題》(月刊)國內刊號11-1692/F,在100種左右的同類期刊中已連續三年名列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