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年01月21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摘要:為適應智慧公路發展趨勢,本文分析了我國現行的公路視頻監控相關標準現狀,從設備部署原則、設備性能要求、新型技術應用3個方面分析了公路視頻監控相關標準面臨的問題,并提出了建議,為今后公路視頻標準的修訂與完善提供了一定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智慧公路,視頻監控,標準,分析
1引言
視頻監控作為公路的感知決策部分,一方面可實時對道路中的車輛進行檢測分析,對車輛違法行為進行抓拍,起到規范駕駛員駕駛行為、事件監測、事故監測、車流量檢測、緩解交通擁堵問題的作用;另一方面,可監測獲取實時的交通流量信息,供城市交通管理部門進行參考,協助各級政府完善公共交通網絡,治理交通擁堵等突出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及時疏導交通等作用。因此,視頻監控系統對改善人們交通出行,實現安全、快速、高效的出行服務有重要作用。
2公路視頻監控標準現狀
目前,我國公路視頻監控系統相關標準、規范發布數量較多、標準涉及內容全面,在工程建設、產品設備、系統建設、聯網、應用五個方面均有相關標準文件支撐。例如:產品設備方面,GB/T24726[1]中規定了對道路車輛動態信息進行采集、處理,檢測并輸出目標區域的車流量、瞬時速度、平均速度、時間占有率等道路車輛信息;GB/T28789[2]規定了交通事件定義、類型及監測要求,包括停止事件、逆行事件、行人事件、拋撒物事件、擁堵事件、機動車駛離事件等及攝像頭部署要求;GA/T1047[3]從道路交通出發,提出了對多種道路交通信息監測記錄設備的要求,其中包括視頻攝像機和交通事件視頻檢測器兩種利用視頻監控技術的設施設置要求等。目前,我國高速公路基本實現了每公里都設一對攝像頭的配置情況,普通國省干線的公路視頻檢測設備相對規模較小,基本滿足需求。
系統建設方面,先后有GB/T18567-2010[4]對高速公路隧道監控系統模式提出了標準要求、JTG/TJ02-2013[5]對高速公路高清卡口系統技術提出了規范標準、DB61/T993-2015[6]對高速公路監控、收費、通信系統工程施工技術提出了明確規范,隨著智慧公路的發展,浙江、江蘇、山東等地于2020年紛紛出臺智慧高速公路建設技術指南,對視頻監控系統部署提供了參考依據。視頻聯網方面,交通運輸部于2012年發布了《公路網運行監測與服務暫行技術要求》[7],明確了全國視頻聯網的技術要求,以及高速公路視頻監控系統技術要求,對省級視頻聯網平臺和路段視頻聯網平臺的要求進行規范。
隨后GB/T28181、GB/T25724、GB37300、JT/T982、JT/T1353、DB41/T949、DB33/T2047等國家、行業、地方標準相繼出臺,分別從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系統的信息傳輸、交換、控制技術要求,公共安全視頻監控數字視音頻編解碼技術要求,公共安全重點區域視頻圖像信息采集規范、高速公路視頻監控系統聯網技術要求等方面進行了約定,為全國高速公路監控IP大規模聯網打下了基礎,使各地的建設少走了很多彎路。2020年,交通運輸部路網中心頒發了T/CECSG:Q75-02-2020公路視頻云聯網技術與管理規程[8],以規范全國公路視頻云聯網的技術應用與管理工作,滿足各級公路視頻系統與公路視頻云聯網平臺的聯網業務需求與管控需求,提升公路視頻云聯網監測技術水平。
截至目前,已發布的公路視頻標準已支撐部署了全國高速公路的各類視頻設備約18.6萬個,基本實現了全國各省級高速公路不同程度的視頻聯網,及13個省實現了視頻圖像的初步匯聚。但隨著我國智慧公路發展迅速,《交通強國建設綱要》[9]《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10]《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11]《交通運輸部關于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12]等指導與規范性文件發布與實施,貴州、山東、河北雄安、深圳、廣西、浙江、江蘇等地的全要素感知、全方位服務、全過程管控、全數字運營的智慧高速公路的不斷建設。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新型技術在智慧公路中的融合應用。
視頻監控系統也將會向視頻質量高清化、系統分析智能化、系統架構規模化、網絡部署和運維復雜化、設備性能要求高端化、接入場景多樣化的方向發展,以便于全面提升交通精準感知、精確分析、精細管理和精心服務。因此,為滿足智慧公路建設需求,指導公路監控系統建設,有必要對公路視頻監控標準發展提出需求與建議。
3問題分析及建議
智慧高速公路[13],是在公路沿線布設相應設施設備并建有交通運行控制中心,集成應用感知、通信、控制和綠色能源等先進技術,實現汽車更加安全、快速和綠色行駛的公路。因此,結合智慧公路建設需求,本文從設備部署原則、設備性能要求、新型技術應用3個方面,對視頻監控標準提出問題及建議。
(1)智慧公路視頻監控要求無盲區、實時高清的全域全時全天候的監控。據統計,目前各類視頻設備約18.6萬個,但由于其他監測設備的部署接入,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原有視頻設備的部署規則。例如杭紹甬智慧高速公路基礎設施的預留條件是沿高速公路全線路段每隔2~4km(與自由流收費門架復用)布設1增強型節點,每隔0.2km布設1普通型節點,增強性節點較普通型節點的區別在于增加了邊緣計算與控制能力。沿途以0.2km為間隔對光纜及電纜接入點進行全線預留。因此,需要對視頻設備提出科學、合理且節約的部署方案,同時對設備參數提出更高指標,以滿足設備間功能的相輔相成,滿足實時高清的全域全時全天候的監控需求。
(2)智慧公路的基礎設施設備復雜、種類繁多,涉及路側感知設備、邊緣計算設備、路側通信設備RSU等。同種類設備之間存在廠商設備性能的差異性,接口協議不兼容等問題,不同種類設備存在數據格式統一及融合交互的問題,例如攝像頭與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等智能路側終端設備和邊緣控制設備的數據融合、交互等問題。因此,要從硬件參數、軟件運行、數據融合、接口規范、數據交互、計算能力、決策能力等方面,制定相關標準,打破數據壁壘,滿足數據融合交互。
(3)智慧公路視頻監控是多技術的融合、集成應用,各技術間的邏輯復雜。因此,需要在智慧公路系統架構基礎上,明確視頻技術與邊緣計算、車路協同、人工智能、5G等新興技術之間的交互關系,分層級的描繪各技術之間、功能間及各元素與終端間的數據流聯系,為邊緣計算等新型技術在視頻監控方面的發展與應用提出指導與技術規范,細化公路視頻監控系統技術指標,彌補標準空白。
4結語
本文在交通強國的大背景下,對我國公路視頻監控現行國家、行業及地方標準進行匯總和梳理,分析了視頻監控標準應用現狀及現存問題,提出了公路視頻監控標準發展建議,為我國在交通強國背景下的公路視頻標準體系的完善和標準制修訂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2][3][4][5][6][7][8][9][10][11][12][13][14]全國智能運輸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交通信息采集視頻車輛檢測器:GB/T24726-2009[S].北京:中國標準化出版社,2009:11.
全國智能運輸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視頻交通事件檢測器:GB/T28789-2012[S].北京:中國標準化出版社,2012:11.
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道路交通信息監測記錄設備設置規范:GA/T1047-2013[S].
全國交通工程設施(公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高速公路隧道監控系統模式:GB/T18567-2010[S].
北京:中國標準化出版社,2010:12.廣東省交通運輸廳.高速公路高清卡口系統技術規范.:JTG/TJ02-2013[S].
廣東: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發布.2013:10.陜西省地方標準.高速公路監控、收費、通信系統工程施工技術規范:DB61/T993-2015[S].
陜西省質量及時監督局發布,2015:12.王笑京.公路網運行監測與服務暫行技術要求[Z].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3.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公路視頻云聯網技術與管理規程:T/CECSG:Q75-02-2020[S].北京.2020:10.
作者:吳夢怡1劉振清2龍文海2范青藍1李振華1徐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