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4月12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摘要:近年來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加上新冠疫情影響,世界經濟將進入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大衰退,加大了全球治理風險。 疫情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世界各國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國際社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團結與合作。 各國應以前所未有的團結和勇氣共同邁過這個坎,而這也是智庫展現智慧、發揮決策影響力的重要時刻。 智庫要把握全球發展的大趨勢、要旗幟鮮明地推動國際協作、要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貢獻智慧。
關鍵詞:智庫 新冠疫情 經濟衰退 全球治理
作者簡介:曾培炎
當前,人類正在面對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各國都面臨著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的艱巨任務。 加上近年來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國際貿易、投資大幅萎縮,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受到嚴重沖擊,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考驗。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經合組織(OECD)都下調了對2020年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期,共同的結論是世界經濟將進入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大衰退,90%以上的經濟體將是負增長。 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的可能不僅是“暴風雪”,也可能是漫長的“寒冬”。
更讓人擔憂的是,全球治理體系的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和信任赤字凸顯,個別國家把國內問題外部化、政治化,單邊霸凌行徑大行其道,破壞了國際規則和秩序,加大了全球治理從整體走向破碎、從合作走向對抗的風險。
疫情帶來破壞的同時,也給了我們很多啟示。 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疫情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世界各國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國際社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團結與合作。 當前緊迫任務是聚焦全球抗疫,推動建立全球公共衛生協作機制,加強抗疫信息和經驗分享,促進藥物和疫苗研發合作。 同時,提高各國宏觀政策協調力度,采取有效政策措施,防止世界經濟陷入中長期深度衰退。 并且需要圍繞全球經濟、金融、能源、科技等重大問題展開坦誠、平等和建設性對話,充分照顧各方關切,共同推動形成更加公平、普惠、包容的全球治理新方案,維護人類共同福祉。
中國是最先受疫情沖擊的國家,中國政府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采取果斷措施很好控制了疫情,經濟迅速恢復,顯示出強大韌性和內在活力。 根據IMF最新預測,中國將成為全球2020年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中國將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消除絕對貧困,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是全球最具成長性的消費市場; 將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將成為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需要強調的是,新發展格局絕非重走封閉循環的老路,而是在更高層次的開放中,實現國內、國際商品和要素市場更好暢通; 將不斷提升外商投資便利度,優化營商環境。 中國將始終做世界發展的貢獻者,與各國共創發展機會、共享發展成果。
智庫論文范例:智庫思想市場:理論基礎、實踐現狀與優化路徑
新冠疫情和全球經濟大衰退的嚴峻挑戰前所未有,各國也應以前所未有的團結和勇氣共同邁過這個坎。 這也是智庫展現智慧、發揮決策影響力的重要時刻。
——智庫要把握全球發展的大趨勢。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潮流,也是全球發展的大邏輯。 智庫應帶頭摒棄冷戰思維,積極引導輿論,推進文明融合而不是對立,推進發展成果共享而不是獨享,推進更高水平的合作而不是對抗。
——智庫要旗幟鮮明地推動國際協作。 各國智庫要加強溝通交流,主動獻言獻策,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努力消彌各方分歧,共建開放合作的世界經濟。
——智庫要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貢獻智慧。 智庫要根據全球治理發展的新要求,開展客觀的分析研究,提出可操作的公共政策建議,為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出好謀,為構建更為合理的國際新秩序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