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年03月04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會計專業在我國是一個主導行業,每年都有著大量的畢業生,在即將真正跨入這個行業前,都會撰寫相關的畢業論文,這就需要學生結合實習實踐中的實際問題,擴展實習實踐報告的內容,以實習實踐報告來取代目前的畢業論文。這是一篇期刊投稿論文:河南高職高專會計畢業論文改革實施現狀,以供參考。
1高職高專會計畢業論文的現狀
第一,對學生而言,按照規定不得不寫畢業論文,但是由于主觀和客觀方面的原因,臨界畢業而且面臨巨大就業壓力的學生既無心也無力重視論文質量。目前,絕大部分高校都把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撰寫安排在最后一個學期,而這個學期又是畢業生找工作的黃金時段。過去這十多年,大學(大專)畢業生數量越來越多,就業壓力也越來越大。在這個時候從事畢業論文,難免增加了學生的壓力和負擔,也使得學生無心專注于論文。其結果是,學生對論文采取敷衍應付的態度,隨便找些東西抄抄。這樣的畢業論文不僅不能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而且還容易使得學生養成弄虛作假的不良習氣以及應付了事的不負責任的態度,對其走進社會和今后的人生產生不利影響。另一方面,這種流于形式的畢業論文,也分散了學生參加實習和找工作的精力,對學生就業產生不利影響。
第二,對教師而言,一方面自身的精力和時間有限,另一方面也心知臨界畢業的學生不重視論文,即使傾注相當的時間和精力來指導畢業論文,最后的結果仍然不會有顯著的效果。臨近畢業時,不僅學生忙,老師也非常忙碌,工作任務也非常重,既要指導學生的畢業實習,又要填報各種各樣的表格。而且通常是一人負責多份畢業論文,指導老師的工作強度非常高。但是,更重要的是,指導教師心里清楚畢業生對論文的態度,也同情畢業生面臨的就業壓力,也就容易放松對論文的指導。最致命的是,面對一份份敷衍了事的畢業論文,“讓指導老師覺得付出的根本沒有價值,整個畢業環節就是指導老師在‘自編、自導、自演’,所以最后看到就是一張張極度疲憊的臉龐,煩燥敷衍的情緒也隨之產生,整個畢業論文環節開始惡性循環。”[4]另一方面,由于教師的時間與精力有限,在畢業論文上的時間和精力增加了,必然要影響畢業實習等的指導工作,顧此失彼,最終不僅使老師疲憊不堪,影響教學質量,還背離了高職教育的目標。
第三,對許多高職高專學校而言,各級管理者不是不了解畢業論文的現狀,也不是不想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隨著就業壓力越來越大,政府對高職高專學校就業率的考核越來越嚴,學校擔心抓論文質量影響畢業生找工作,影響就業率,最后也不得不暫時將畢業論文質量放在次要地位。如果就業率下降,就會影響學校的招生。這也使得學校層面缺乏充足的動力去抓論文質量。
2高職高專會計畢業環節的改革之路
第一,根據我國《高等教育法》的規定,高等學歷教育分為專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不同層次的學歷教育具有不同的學業標準,這些學業標準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了下來。對于專科教育,《高等教育法》確定其學業標準為:專科教育應當使學生掌握本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可見,《高等教育法》在專科教育的學業標準中并沒有提及專科教育必須具有研究工作的能力。所以,取消高職高專院校會計專科學生畢業論文的撰寫具有法律依據。
第二,高等職業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雙重屬性,但它的目標是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這與普通高等教育中的本科層次和研究生層次的培養目標存在較大差異。本科教育旨在培養理論知識寬厚、適用領域廣的人才,碩士博士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在科學或專門技術上能做出創造性成果的高級專門人才。高職的培養目標重在“技能型人才”,而不是理論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的人才。而技能型人才畢業后往往要到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需要具備其職業或崗位所必須具備的動手操作能力,而在專業知識上夠用即可。因此,畢業論文適合于高等院校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但不適合高職教育。[2]高職高專會計專業是培養各行各業實務型會計人才,而不是研究人才。高職高專學生畢業后主要去企業、事業單位等財務部門從事基層會計工作,目前這種多少具有研究特點的畢業論文顯然不符合高職高專會計專科的培養目標。
第三,目前這種以“畢業論文”為核心的高職高專會計畢業考核形式是從科研導向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借鑒來的。這實際上是要求科研訓練很少的學生在畢業時寫出帶有科研特征的畢業論文,同時又要求這樣的論文要符合高職高專培養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這些年來,高職高專教育界會計專科的管理者和教師不是沒有意識到學生畢業論文質量不高的問題,而且也投入了相當的時間與精力去加強學生的畢業論文指導。但仍然不能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在此背景下,筆者以為,如果不跳出“畢業論文”這種科研導向的畢業考核形式,無論怎么努力,都難以提高畢業論文質量。如果畢業論文不能保證基本的質量,在畢業環節設置畢業論文這一環節是否有必要;當論文質量的底線和標準越來越低時,畢業論文是否還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是否還有繼續存在的必要,這些都是我們的教育管理者應該深思的問題。
3改革建議
綜上所述,高職高專會計畢業論文的撰寫弊大于利。對于高職高專會計畢業環節來說,應圍繞高職高專教育的特點以及高職高專會計專科的培養目標,選擇更有利于高職學生職業發展的其他畢業考核形式來代替畢業論文。筆者認為,應以學生實習實踐為基礎,讓學生結合實習實踐中的實際問題,擴展實習實踐報告的內容,以實習實踐報告來取代目前的畢業論文。這種實習實踐報告可以是多種形式的,包括:
(1)個案分析。即讓學生實習時碰到的一些個案進行分析和思考,針對個案展開分析,撰寫應用性報告。例如:從事財務工作所需要的各種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包括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計算機及軟件應用能力,外語能力等等;體會會計職業道德水平提高的重要性;分析實習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等等。
(2)撰寫實習單位的財務分析報告。學生在掌握實習單位的材料后,可對該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進行獨立分析,找出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為企業決策層提供一份有用的財務分析報告。
(3)為實習單位設計一套會計制度。即以實習單位的實際工作環境為背景,運用所學的知識,對實習單位的會計、出納等具體工作,進行全面或局部的規劃和安排。如企業內部控制制度,這可以是存貨管理控制制度,貨幣資金管理控制制度,應收賬款內部控制制度,等等。
(4)撰寫實習單位專題調查報告。該報告旨在反映學生對實習單位的基本認識與判斷,調查報告應結合學生畢業實習單位的實際情況進行調研。比如:實習單位基本概況、戰略發展目標、公司治理結構、生產經營狀況、產品銷售情況;應重點介紹與專業有關的會計政策、投資、籌資策略、財務狀況等,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提出改進建議。
上述方案,緊密結合畢業實習,從實習單位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分析,可以避免以往畢業論文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從中可以考核學生對會計基本理論知識和實務的綜合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協作能力,應變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達到高職教育的目標和要求。
投稿期刊推薦:《財會研究》(月刊)創刊于1980年,由甘肅省財政科學研究所主辦。為全國財政類核心期刊、全國會計類核心期刊,是全國唯一同時具備以上兩類核心期刊稱號的財經刊物,面向全國公開發行。《財會研究》由甘肅省財政廳主管、甘肅省財政科學研究所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