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年02月11日 分類:技巧指導 次數:
民間藝術是區別于正規藝術訓練的一種形式,在一些國家或者地區會出現相應的民間藝術,一些文化管理人員也會安排這類論文,下面學術顧問整理了幾篇范文,是以往發表過的內容,大家可作為參考:
論文一、民間藝術演繹作品的著作權保護
摘要民間藝術是中華文明智慧的結晶,歷經千百年能夠傳承至今,除了其根植于民族民間而具有的強大生命力以外,其演繹者的作用不可忽視,他們通過改編、整理、注釋、翻譯等方式推動了民間藝術的傳播和發展。當前,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民間藝術潛在的文化、商業價值逐漸顯現,隨之而來的是對民間藝術的演繹作品日益增多,民間藝術演繹作品著作權糾紛時有發生。司法實踐中界定民間藝術與民間藝術演繹作品的概念對確定演繹者是否享有著作權以及確定當事人訴訟主體資格重要意義。民間藝術演繹作品權利人擁有著作權人的諸項權利,演繹者享有署名權、修改權、發表權等;與此同時,基于民間藝術演繹作品的特殊性,為保護民間藝術的純潔性及有序傳播與發展,應該對演繹者轉讓演繹作品、作品境外交易進行必要的限制,并要求演繹者負有保密義務。
出處《北方論叢》 2021年第2期50-59,共10頁
關鍵詞民間藝術 民間藝術演繹作品 著作權
論文二、民間藝術的現代性困境及其傳承路徑創新
摘要在現代性沖擊下,民間藝術遭遇了諸如生存根基瓦解、傳承主體斷裂、傳統內涵喪失等一系列困境,其生存空間遭到擠壓,發展面臨挑戰。但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間藝術是鄉民生命情感表達、追尋傳統記憶以及凝聚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載體,滋養和豐富著人們的精神世界;同時,民間藝術還是技藝傳承者在現代社會創造經濟價值的重要源泉。故而,面對民間藝術的現代性困境,不應讓其自生自滅、沒落衰微,而應立足鄉土社會實際,一方面把握其文化屬性,實現保護傳承上的創新,另一方面也要開發利用其經濟屬性,實現傳統價值的創造性轉化,從而讓民間藝術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出處《民族藝術研究》 CSSCI 2021年第2期141-149,共9頁
關鍵詞民間藝術 現代性困境 傳承創新 價值生產
論文三、基于未確知測度模型的少數民族民間藝術數字化
摘要為了更好地實現對少數民族民間藝術的數字化整合,避免信息查找困難及數據遺失等問題,基于未確知測度模型提出少數民族民間藝術數字化處理方法。通過調查分析法采集少數民族民間藝術現存檔案,并輸入數字化平臺中進行特征分析,結合神經網絡原理分析結果進行分類存儲,并結合位置測度模型對不同類別的民間藝術進行種類檢索和加密處理,最終實現對少數民族民間藝術數字化處理的研究目標。實驗結果表明,基于未確知測度模型的少數民族民間藝術數字化方法相對于傳統方法有更高的存儲效果和便捷性,充分滿足研究要求。
出處《現代電子技術》 2021年第3期120-123,共4頁
關鍵詞未確知測度模型 少數民族 民間藝術 數字化 神經網絡 存儲效果
論文四、現代城市空間中的東北民間藝術
摘要民間藝術正經歷歷史發展的關鍵時期,鄉土藝術與城市藝術的融合、傳統演出與傳媒播發的互構、藝人傳承與大眾參與的新勢,都為民間藝術展現了前所未有的時空場景。而越是這樣的新變時期,越需要對民間藝術進行扎實的深入研究,這是弘揚中國文化的重要的時代課題。以東北民間藝術為研究要點,勾勒其智能時代融入現代城市空間的演進脈絡,揭示其與市民文化的動態互構與持續嬗變的情形,思索其在現代城市時空語境中所具有的轉化活力,其目的在于探究東北民間藝術融入現代城市空間的現實狀況與未來發展等問題。
出處《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5-161,共7頁
關鍵詞東北民間藝術 城市空間 市民文化 互構 轉化
以上都是民間藝術方向發表過的論文內容,評職稱的作者可作為參考,更多相關評職疑問可咨詢在線學術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