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5月30日 分類:技巧指導 次數:
2021年我國強對流天氣頻發,這給人們生產生活都會帶來不利的影響,為此很多氣象人員也會做這方面的研究,寫作強對流方向論文,但是對寫強對流論文可以參考哪些文獻并不了解,下面學術顧問整理了一些強對流論文摘要以及論文范例,廣大作者可作為參考:
文獻一、龍口市一次強對流天氣過程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常規高空資料、地面實況資料和雷達資料,從天氣形勢、物理量場和雷達回波變化特征等方面對2020年5月23日發生在龍口市的一次冰雹天氣過程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此次降雹過程主要是在冷渦橫槽和地面氣旋的共同影響下發生的;充足的水汽條件,上干冷下暖濕的不穩定層結條件以及低層輻合、高層輻散動力條件是強對流天氣產生的基礎。可充分利用冰雹天氣在雷達反射率和VIL圖上的明顯特征來做臨近的預報預警服務。
關鍵詞強對流天氣過程 天氣形勢 水汽條件 數值預報 山東龍口
文獻二、遼寧開原龍卷強對流過程的擾動天氣環境
摘要2019年7月3日下午遼寧部分地區出現短時強降水和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其中開原市金鉤子鎮遭遇了龍卷風,造成當地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本文重點分析有利于這次龍卷和冰雹等強對流過程發生的大氣變量擾動環境,包括數值模式預報產品中的擾動天氣環境以及雷達回波和衛星云圖演變對應的大氣擾動風場變化特征.結果發現:開原單個龍卷與蘇北多次單個龍卷發生的大氣溫壓場擾動環境相似,發生地位于對流層上部下伸到地面的位勢高度擾動槽線和近地面水平方向上冷暖溫度擾動氣團交界線附近,其冷暖擾動氣團之間的強度對比較美國多龍卷爆發時的弱小.利用來自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模式產品和美國國家環境預報中心全球預報系統(NCEP/GFS)的實時分析資料進行擾動環流形勢分析并與當地實況衛星云圖和雷達回波相結合,可以從潛在趨勢上定性地推斷有利于強對流天氣發展的位置.
關鍵詞龍卷風 強對流天氣 擾動變量 模式產品 衛星云圖 雷達回波
文獻三、冀中平原強對流天氣分布及環境參數特征研究
摘要將冀中平原2010—2019年76次強對流天氣過程分為單純大風型、冰雹大風型和濕對流混合型3類,利用地面觀測和北京站探空數據,分類研究該區域強對流天氣的時空分布和環境參數特征.結果表明:①冀中平原強對流天氣的多發區為山前地帶,4—10月強對流均有出現,6—8月為主要月份,且6月最多.12—17時出現冰雹大風占比最大,17時至次日08時是單純雷暴大風和混合濕對流的高發時段.②根據環境參數的不同分布特征,可在一定程度上區分3種類型強對流天氣.③5月冷空氣活動頻繁,水汽條件不充沛,但不穩定性較大,此時△T85最大為29℃.6月開始大氣增濕明顯,7月整層可降水量和CAPE值達到最大.5—6月0~6 km垂直風切變大于7—8月,但暖云層厚度、0℃和-20℃層高度均偏小.
關鍵詞強對流天氣 分類 時空分布 環境參數
浙江突發冰雹強對流天氣過程對農業的影響分析 孟莉萍 農業與技術 2021-05-13
強對流天氣下雷達異常監測回波報警系統設計 楊正瑋; 鄒萬峰 現代電子技術 2021-05-12
山西強對流天氣分類指標與判據的應用 董春卿; 武永利; 郭媛媛; 馬麗; 苗青 干旱氣象 2021-04-30
“7.26”德清冰雹大風強對流天氣過程分析 林琴; 俞旭楓; 施金海; 高翔; 沈沉 科技通報 2021-04-30
基于衛星資料的西北地區高原渦強降水分析 網絡首發 魏棟;劉麗偉;田文壽;王瑞;楊曉軍 高原氣象
多源數據融合在強對流天氣中地面風場的識別應用 網絡首發 王子昕; 王詠青; 張靜; 王易 高原氣象
云南中部一次出現多個超級單體雹暴的強對流過程環境場和雷達回波特征 尹麗云;梅寒;張騰飛;孫玲;金文杰
以上都是強對流論文寫作可參考文獻,作者自己查詢文獻難度也是比較大的,而且這方面刊物也有很多本,具體詳情可以和在線學術顧問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