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5月11日 分類:技巧指導 次數:
一篇學術論文進入EI數據庫有兩種方式:JA檢索方式和CA檢索方式。CA是Conference Article縮寫,即從某會議論文集收錄,這種方式收錄的文章也叫會議EI文章;JA是Journal Article縮寫,即從某期刊中收錄,這種方式收錄的文章叫EI源刊文章;下面小編也具體講解下這兩種檢索方式,希望可以幫助到要投稿的各位作者。
1、JA檢索流程是:論文——向期刊投稿——期刊錄用——交版面費——期刊出版論文——寄送您期刊——論文電子版進EI;
2、CA檢索流程是:論文——翻譯成英文——向會議投稿——會議錄用文章——交版面費——注冊會議——開會——會議將論文提交到出版社出版——寄送您紙質論文——論文電子版進EI;
可以看出兩者最大差別在于,是通過期刊發表的,還是通過會議發表的,通過方式不同決定文章進EI的方式不同。一般來說JA審稿周期非常長,投遞到期刊上,正常都是審稿4-7個月不等,而且文章錄用難度很大,版面費也貴,而且EI公司每年都會更新EI源刊,意味著每年一些水的EI期刊會被踢出EI,換上新的。但是只要該期刊在當年是EI源刊,則出版的論文肯定進EI數據庫。
而CA審稿周期相對較短,有些會議1-2周就可以錄用,由于現在EI會議太多,作者也是要慎重挑選,有些甚至根本無法保證EI檢索,甚至檢索概率極低,作者投稿要慎重。而在職稱評審和校科技部每年的獎勵中,JA和CA都會納入考慮(根據具體學校和單位制度不同所占比例不同)總體上說,評職稱時JA檔次略高于CA。
EI CA與EI JA之間并無明顯差距,都得到國際學術界的廣泛承認。因此作者要晉升職稱可以結合自己的要求安排ca期刊或者是ja期刊,或者是咨詢該站的在線老師給您安排合適的刊物,這樣也能讓您的論文可以盡早的發表。
延伸知識閱讀:ei檢索或推薦機構
ei工程索引是一個世界范圍內的數據庫,ei數據庫也比知網權威很多,被EI數據庫收錄的文章代表著權威和創新,目前所有國家均認可EI,并且在國內,根據不同單位的具體制度,如果作者發表了一篇論文進了EI數據庫,也會獲得相應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