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11月25日 分類:教育期刊 次數:
《漢語學報》 (Chinese Linguistics)于2004年下半年正式出刊。從2005年起,讀者即可通過全國各郵局訂購。為季刊,16開,由教育部主管,華中師范大學主辦。編輯者:華中師范大學語言與語言教育研究中心(教育部全國百所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之一)《漢語學報》編輯部;出版者:商務印書館!稘h語學報》主編為邢福義,副主編為汪國勝、徐杰、謝曉明。
《漢語學報》的辦刊宗旨為:以漢語為研究對象,致力于事實的發掘和規律的揭示,致力于理論的探討和方法的探索;促進漢語的母語教學和對外教學,積極推進語言信息處理和語文現代化。為了宗旨的有效落實,我們把以下六點愿望作為辦刊準則。
第一,在問題研究上,注重客觀性。希望所刊文稿從客觀實際出發揭示規律,尋求結論,不囿于成說,不固執一己之見。提倡深究事實,以小見大;提倡勇于假設,據實論證。
第二,在理論方法上,賞揚思考性。希望所刊文稿努力把事實的描述同理論方法的思考結合起來,由實引論,以論帶實。既提倡結合漢語實際的引進型理論思考,更提倡探索新路的生發型理論思考。
第三,在文稿內容上,加強溝通性。所謂'溝通',包括漢語研究內部不同方向的相互溝通,漢語研究同非漢語研究的相互溝通,自然語言研究同計算機應用研究的相互溝通。所刊文稿,不排除單角度的研究成果,但也希望有相當一部分是從不同方面進行的跨界性研究成果。
第四,在作者隊伍上,堅持開放性。本刊尊重老年專家,依靠中年專家,注意發現和培養青年專家。就地域而言,刊物既向海內學者開放,又向海外學者開放;就年齡而言,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刊物既向成名、半成名學者開放,又向青年學者、青年學生開放。
第五,在學術氣度上,主張容納性。本刊提倡爭鳴,不搞一言堂;提倡涵容、包容和寬容,希望所刊文章能涵容不同觀點,能包容不同說法的長處,同時希望學者們對不同意見持寬容態度,多考慮不同說法的合理性,以利于學術的發展。為了活躍學術研究,本刊將長期開辟'討論專欄'。
第六,在成果效應上,講求實踐性。好的成果,不僅在理論框架上具有美感,而且在實踐上一定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本刊希望,所發表的文章一方面能推動語言學研究事業的發展,一方面能應用于母語教學的實踐,或者能應用于雙語多語教學的實踐,或者能應用于漢語信息處理的實踐。
登載漢語研究論文和跟漢語相關的跨界性研究文章,適當登載論著評介、信息動態等方面的文稿。除了若干靈活性較大的欄目,本刊設有兩個相對固定的欄目。一為'專題討論',每期圍繞某個論題發表一組文章。有的論題的討論,可能要延續較長的時間。二為'青年論壇',原則上只發表40歲以下青年學者或研究生的文章。
優秀論文發表范例:
“排他法”論辯 李宇明
說“越X,卻越Y” 鄧天玉
“是的”的銜接功能和語用效果 劉云
中國辭書學會舉辦辭書學術講座
社會固有模式對構式的影響——以“放著NP不VP”為例 宗守云 張素玲
19世紀西方傳教士編撰的三種漳州方言辭書音系比較研究 馬重奇
晉豫兩省太行山沿麓方言“兒”系字的演變 王利
期刊之家并非《漢語學報》官方網站!本站所展示內容僅供作者參考。若想《漢語學報》投遞論文,請直接登陸該雜志社官網。
期刊之家優先向您推薦咨詢率高的核心期刊,均系經過國家出版總署認可的正規期刊,選擇空間更廣。學術顧問可以為您提供發表支持服務,助您論文發表速度更快、通過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