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6月09日 分類:免費文獻 次數:
《人工智能在博物館宣傳教育中的應用分析》論文發表期刊:《東方收藏》;發表周期:2021年07期
《人工智能在博物館宣傳教育中的應用分析》論文作者信息:許蘭青,文物博物館員,大學學歷,單位:臨沂市文化旅游發展促進中心 ,研究方向:博物館學
摘要:基于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博物館要重新審視其宣傳教育工作,應當始終堅持與時俱進,堅持創新和文展,注重將宣傳教育與人工智能技術進行結合,這樣才能夠順應社會的發展趨勢,滿足社會提出的要求,發揮博物館社會教育的功能。鑒于此,本文主要對博物館宣傳教育的意義、現狀及人工智能內涵進行了闡述,同時對人工智能應用的基本現狀進行分析,重點對人工智能在博物館宣傳教育中的應用展開深入研究。
關鍵詞:人工智能;博物館;宣傳教育;應用分析
博物館作為社會文化公益服務機構,主要肩負著傳承、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職能,在保護國家歷史文化、發展民族文化方面發揮著積極意義。隨著科學技術快速穩定的發展,人工智能技術逐步成熟,為該技術在博物館有效運用提供了技術保障。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的合理運用,不但能夠提高博物館整體服務能力,而且為宣傳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為完善現代服務體系發揮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博物館宣傳教育的意義、現狀及人工智能內涵
1.1博物館宣傳教育的意義
博物館作為展示歷史文化重要的社會文化公益服務機構,肩負著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重任,成為民族文化宣傳的重要窗口,同時也是某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體現。在博物館的發展過程中,國家文物局要注重發揮其作用,應當注重完善博物館服務功能,增強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充分發揮出博物館的教育作用,以此來提高國民的素質。尤其要重點發揮出博物館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作用,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根據博物館教育研究發現,與其他教育載體相比較而言,博物館教育功能有著其自身的特質,往往具有一定的社會屬性,博物館教育主要針對全社會,其中社會各階層為博物館的主要服務對象,博物館教育功能具有廣泛性的特征,通過對博物館進行參觀學習,能夠掌握和學習到諸多方面有價值的信息,對于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延伸到文化形態、生活實踐等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逐漸構成人們教育實踐重要的環節。
1.2 博物館宣傳教育現狀
博物館作為征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機構,具有非盈利的特性,為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多元化的服務。在博物館的實際發展過程中,由于受到諸多方面因素所限制和影響,導致博物館宣傳教育功能未能夠得到很好的發揮。具體主要體現在:其一,思想體制落后:博物館在實際發展當中,未能夠堅持與時俱進,并沒有積極轉變其思想,新媒體及新技術未能夠得到很好的利用,難以較好地發揮藏品的觀賞價值。其二,展示形式單一化:根據博物館展示物品形式研究發現,其主要以講解的方式而展開。針對部分專業的場館而言,普通群眾不能夠很好地理解博物館人員的講解,造成思想上與參觀者分離,難以發揮出博物館及其珍品的價值,同時也無法激發參觀者了解珍品的欲望。
1.3人工智能的基本內涵
針對人工智能研究發現,其作為計算機科學重要的分支體系。尤其現階段,很多科目有著其各自分支體系。其中科學包括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計算機科學作為重要的自然科學之一。此外,人工智能作為重要的智能機器,能夠模仿熱淚的思考方式,尤其近些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智能機器人、手機應用工具上的語音識別、搜圖的圖像識別等,通過當前這些案例都是人工智能重要的體現,同時在其他領域同樣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空間,例如在學習領域可以應用智能AI,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能夠根據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分配不同的學習任務。除此之外,人工智能在其他領域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規劃作圖、工程制造等領域,雖然人工智能有著諸多方面的應用優勢,但仍然存在諸多方面的問題,例如職業替代問題、多倫理問題等,人工智能需要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進行不斷技術升級,克服其技術方面的難題,最大限度發揮出人工智能在各領域的作用。
人工智能應用的基本現狀分析
隨著信息技術快速的發展,促進了人工智能的推廣及應用,先進的人工智能在各個領域得到了顯著性的應用,對于推動行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人工智能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內容:(1)大數據領域: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人工智能有著較為廣泛的發展空間,同時在各個行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其中主要包括教育領域、醫療衛生、智能搜索、金融領域等,通過人工智能在這些領域的使用,通常主要為大數據進行快速分析,彌補了傳統數據分析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不但能夠避免因粗心而造成的紕漏,而且還有助于為金融客戶提供金融產品。針對人工智能當前這種優勢而言,在醫療領域及教育領域都得到了顯著性的應用并且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但為人們提供了方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活成本,在現實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2)感知領域人工智能在感知領域的有效應用,集中體現在虛擬現實、語音、視覺等方面,例如,人臉識別技術作為視覺層的人工智能,被用在手機解鎖、照相類軟件中。當A1換臉出現后,面部識別解鎖的人工智能已經不再新鮮。而人工智能在感知領域的有效應用,通常主要體現在語音方面,其中主要體現在人工智能語音、語音識別技術等方面,而當前這些應用主要得益于人工智能的發展。(3)機器人領域隨著人工智能技術不斷快速推廣及應用,促進了機器人技術的發展,例如掃地機器人、教育機器人等,這些機器人能夠執行人的命令,在現實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人工智能在博物館宣傳教育中的應用分析
3.1配置導向解答型智能機器人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智能機器人應運而生,并且在社會各領域得到了應用,為各行各業提供優質的服務。智能機器人有著較高的智慧,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能夠解答一些問題,幫助人們解決一些基本問題,引導人們進行業務辦理。而智能機器人在博物館中的有效應用,博物館內部存儲著關于博物館自身的資料,以及相關方面的數據資料。通過智能機器人的有效推廣,能夠模仿人類為參觀者進行文物講解,為參觀者提供重要的導向作用,幫助參觀者解決一些基本的問題。總而言之,博物館通過引進智能機器人,為博物館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基礎,同時也為博物館帶來全新的工作理念,通過該技術的有效使用,有效地降低了宣傳教育工作量,對于博物館文化傳播至關重要。
3.2設置掃描識別功能
根據相關數據調查顯示,博物館工作人員數量有限,當參觀者參觀博物館的過程中,通常主要為參觀者講解關于文物方面的相關知識,為參觀者提供文化方面的服務,以此來滿足參觀者的需要。針對當前這種模式而言,往往有著較大的工作量。雖然當前這種講解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存在著較大的弊端,難以取得理想的應用效果。而掃描識別技術的應用及推廣,博物館中的每個文物都有著屬于自己的二維碼,參觀者只需要掃描二維碼,便可了解到文物的歷史故事,以及相關方面的知識及歷史文化價值。通過掃描識別技術的有效運用,為參觀者提供了重要的技術保障,參觀者能夠根據自身的時間進行有目的參觀,同時也能夠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講解方式,而當前這種參觀模式更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也是人工智能的重要體現。
3.3借助VR技術實現全感體驗VR作為虛擬現實技術,在感知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該智能技術主要通過視覺及聽覺,穿戴上相應的設備,為人們創設良好的情景,將人們置于虛擬世界中,給人們帶來全新的體驗。通過VR技術的推廣及應用,為博物館各項工作的開展帶來保障,使其能夠制作視頻、構建VR影像。博物館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可在其官網上提供云參觀功能。通過當前這項功能的發揮,從根本上改變了參觀的模式,參觀者無需到博物館進行參觀,便可觀賞到相應看到的展覽品。通過當前這種模式的實施,不但有助于提升博物館資源的利用率,而且強化了宣傳教育的作用。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博物館要根據時代的發展要求,注重創新其經營模式,應當順應社會發展的潮流,注重人工智能技術的有效運用,不斷擴大博物館宣傳教育的能力,充分發揮出博物館社會教育的功能,為社會的發展提供優質的服務,同時也實現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武天童,淺析計算機技術和人工智能的發展[,中信,2019,21(01):P77.
2盛莉紅,讓博物館賦予藏品鮮活的生命-怎樣發揮博物館的宣傳教育功能[J],大科技,2019(15):P40
3汪萱,人工智能時代傳媒業的“人工”與“智能"[J,傳媒,2019(8):P63-66
4周沁涵,論人工智能的應用現狀及發展方向[,字通信世界,2018(11):P152.
5·張薇薇、孫文,淺析5G時代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J],科技傳播,2019(11):P99-100
6徐剛、王子范、羅扉、徐銳,人工智能應用現狀與常見誤區分析[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8,37(02):P3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