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年09月18日 分類:ssci知識問答 次數:
英文SSCI期刊比CSSCI難發嗎?很多學者的認知中,認為國外的SSCI、A&HCI比發國內的CSSCI難,這其實是一個誤區。英文寫作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鴻溝,語言能力不足可以通過外部協助解決,但作者單位和身份短期內卻很難改變,SSCI、A&HCI不看重作者身份,只評估文章質量。
在高校的學術評價體系中,SSCI、AHCI更是學術國際化的體現,1篇或抵2-3篇C刊,評價權重也會更大。很多高校把SSCI排在很多A刊之上,比如某大學管理類博士畢業要求3篇C刊或1篇SSCI,對比可見一斑。對于畢業找教職工作來說,很多單位都傾向于招手握SSCI論文的博士。
在發表難度上,發一篇SSCI確是比發一篇C刊難。但國內大多數學者需要發表多篇C刊才能達到高校畢業標準或是晉升條件。可以說,多篇C刊加起來的難度是大于發表一篇SSCI的難度的。也就是在同等價值下,發一篇SSCI可能要比發多篇C刊更容易。
并且,SSCI對于格式要求沒有C刊高,匿名評審,不看中作者身份,以論文質量擇優錄用。國內碩士生成功投稿見刊SSCI的例子不勝枚舉,相比國內C刊,碩士生獨作見刊的幾率非常之少。而且科研國際化是個大趨勢,發表國際化的學術論文,對于科研工作者學術事業發展意義重大。
而且不少學校在評審時存在期刊鄙視鏈,SSCI>南核>北核。一些學校評職稱是不認北大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論文的,與SSCI期刊和C刊相比,年終科研績效點是非常低的。從學校評職稱、績效計算的認可度來看,通常JCR三、四區的SSCI期刊論文等同甚至高于C刊,有些單位甚至不分區,績效點高于中文學科權威期刊。
在發表SSCI刊物論文時,大家也可能面臨如下難題:英語寫作不習慣,害怕出錯怎么辦?國際刊物不熟悉,投稿流程老大難?文章篇幅寫多少,圖表又怎么處理?Cover Letter不會寫,審稿人的問題怎么回?中英語言表達差異大,語言邏輯是硬傷。
想要解決這些難題,可以和專業人員進行溝通,逐一攻破難題,降低發表的難度,自己平時也要多加練習,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