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年08月22日 分類:SCI論文百科 次數:
綜述文章是對某個主題下現有研究成果的全面總結和概述,一些sci期刊是可以接收綜述論文的,認可度也比較高,這篇文章就詳細闡述綜述文章的三種類型,并且整理了高質量綜述寫作的要點,寫作綜述不再是難題。
第一、綜述文章的三大類型
常見的綜述文章往往包括三大類:文獻綜述(literature reviews)、系統綜述(systematic reviews)和薈萃分析(也稱元分析,meta-analysis)。
01、文獻綜述(literature reviews)
文獻綜述對某個研究主題展開廣泛調查,并對現有研究進行客觀而全面的總結。文獻綜述涵蓋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是研究人員了解某一領域總體研究情況的重要途徑。
02、系統綜述 (systematic reviews)
與文獻綜述相比,系統綜述更加具體,旨在解決特定的研究問題。系統綜述所涉及的內容往往更為詳細,包括所使用的檢索策略、納入排除標準、系統的篩選過程等,是一種更為深入的綜述類型。
03、薈萃分析 (meta-analysis)
薈萃分析與系統綜述類似,都是圍繞某一問題進行的系統化研究。然而,薈萃分析還會比較和評估一定數量內的相似研究,并對比研究結果,本質上屬于定量分析。
第二、寫好綜述文章的八個關鍵要點
01、明確研究問題
研究者需要明確研究問題,詳盡地闡述綜述文章的主題,進而深化讀者對該領域的理解,并通過在假設、推論或結論方面提出新的見解,為未來的研究提供參考和啟示。另外,如果短期內已有相同主題的相關綜述文章發表過,那么,除非能夠提供其他全新見解,建議研究者不必對該主題重復展開綜述。
02、篩選文獻
所選文獻的質量將直接影響綜述的整體水平,因此在選擇文獻來源時需要特別謹慎。研究者可以使用如Scopus等權威數據庫或搜索引擎來進行論文檢索。為了確保綜述的時效性和相關性,研究者可以參考過去五年內發表過的至少15-20篇文章(如適用)。在完成文章初稿后,最好再進行一次檢索,以確保沒有遺漏掉一些在寫作期間內新發表的相關研究。
03、記錄信息和梳理結構
文獻檢索涉及大量閱讀,僅靠回憶來記錄相關信息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在進行文獻檢索時,研究者要養成做筆記的習慣,記下參考文獻及其來源,避免信息遺忘或遺漏,也方便隨時查閱和回顧。
在正式開始寫作前,也可以先創建大綱以明確文章所需要包含的信息。這樣做可以讓寫作更聚焦在主題上,避免偏題。寫作時,要緊緊圍繞核心主題2,并注意文章各部分(標題、摘要、引言、正文、結論和參考文獻等)的字數比例,如摘要和引言部分通常占據10-20%左右的篇幅。
04、使用圖表呈現信息
圖表或數據有助于就研究結果進行比較或深入分析。篇幅較長的綜述可達上千字,使用圖表更有助于簡明扼要地傳達信息,并有效控制字數,進而提升審稿人和讀者的閱讀體驗。
05、保持客觀與批判性
一篇優秀的綜述文章應就討論主題進行全面的概述,進而提升文章的可信度和完整度。研究者需要以客觀公正的方式評價每一項證據,為客觀而深入的批判性分析和討論奠定基礎;并在文章中說明綜述的范圍和選擇文章的過程/邏輯,以體現客觀性。
06、總結歸納提出局限性
文章最后部分,需要總結核心信息,指出現有研究可能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未來研究所需解決的問題。
07、尋求反饋
在提交文章之前,建議再次尋求同領域學者或專業機構的幫助,就文章的內容和語言給出反饋或建議。這可以協助研究者發現潛在的問題,進一步提高文章的整體質量。
08、查閱期刊指南
各本期刊往往針對接收的文章內容或類型會給出投稿指南,如有些期刊可發表綜述文章,有些則只發表研究論文等。此外,不同期刊對引用次數、字數、頁數、格式等方面也有各自的規定。研究者務必在投稿前做好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