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年08月20日 分類:SCI論文百科 次數:
在學術界常常會提到一個概念top期刊,top期刊的定義也是各位學者關注的,公認的中科院一區期刊,以及部分二區期刊都可以認為是top期刊,還有一個概念是top因子,這又是指什么?下面針對這類概念展開介紹:
第一、top期刊一般就是說的中科院分區劃分的刊物,在中科院分區表大類分區中設置top期刊,這類期刊名單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每年隨分區表的更新發生變動,這類刊物也代表了在該評價體系下各學術研究領域內的最優秀期刊。
第二、top期刊遴選方法,將中科院分區大類學科1區期刊劃入top期刊范圍內;2區中2年總被引頻次指標位于前10%的期刊也歸入TOP期刊集合。2015年,top期刊的界定原則有所變化,在上述定量測度規則的基礎上新增同行評議的考量因素。對于少數期刊,盡管不在上述定量方法劃分出來的top期刊范圍中,但經過科學共同體評議,被認為是高學術影響力期刊,直接被采納加入top期刊。2016年開始,將小類1區期刊也認定為TOP期刊。
第三、top期刊是某一研究領域內的top期刊,因此,僅憑一本期刊的影響因子是無法判斷這本期刊是否為top期刊。
第四、top因子,2020年2月10日,開放科學中心( Center for Open Science ,COS )發布了一個新的期刊評價指標,top因子。開放科學中心希望其能夠打破期刊影響因子(JIF)的壟斷地位,成為影響因子的替代產品,用于評估期刊的質量。
top因子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改變期刊在選擇文章時過分考慮科研內容的熱度(熱度較高的研究會帶來更多的引用),而非科研成果質量的問題,為期刊編輯、出版商及基金贊助者提供有力的制定準則的工具,并且促使期刊工作人員的工作更加嚴謹和透明。
通過top因子可以讓評價系統更加注重文章的質量而非其科研結果的新奇有趣,使用者可以篩選不同維度的分值,因為事實上不同的領域不同維度的賦值權重是不一樣的;top因子的賦分計算方法和過程都是在官方網站公開的。top因子設定8個透明度準則,每個準則有不同程度的透明度要求,期刊可以根據自身對透明度的需求進行選擇。主要內容包括標準的引用,數據、分析方法及研究材料的公開,研究課題和分析方法的備案以及研究的可重復性。
上述就是top期刊以及top因子的介紹,這都是可以挑選出優秀的sci期刊,作者安排論文選擇期刊也要看單位的要求,如果特別要求是top期刊,那么就要考慮這類期刊,并且選擇top因子高的刊物,發表論文獲得更高的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