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年06月26日 分類:SCI論文百科 次數:
同行評審是sci期刊審稿的重要環節,論文在送審時可能是編輯邀請審稿人,也可能是需要作者推薦合適的審稿人,那么具體sci論文投稿怎么推薦同行評審專家?如果作者有機會自己推薦,那么要抓住機會,從如下幾點考慮,更有助于審稿。
第一、可以推薦相同研究領域的專家
審稿人如果對稿件涉及的研究領域比較熟悉,審閱起來就可能更快一些。當然如果研究領域不同,審稿人對文章涉及的研究內容不熟悉,輕則可能會因為研究領域存在差異性而拒絕審稿,從而會增加審稿過程中耗費的時間,重則可能會因為對研究內容理解程度的分歧,而直接拒稿。推薦選擇一直在從事相關課題研究、對該領域前沿相對熟悉、能夠把握研究內容的優劣、給予客觀的意見的同行。
第二、選擇領域內的非頂尖人才
領域內的非頂尖人才比大牛更合適一些,科研大牛比較忙,各個領域的頂尖專家每天忙于課題討論,資金申請,學術會議等,基本是沒有時間審核別人的稿件。如果選擇領域內的非頂尖專家作為審稿人,他們會更愿意,更積極,更有時間為期刊審稿,對他們自身是有好處的。
第三、推薦所做研究支持自己結論的同行
通常情況下,充足的實驗結果與支持,就可以使得文章結論自圓其說,然而推薦相關研究結果與自己不一致的專家作為審稿人,有的時候可能會出現思維碰撞,造成負面結果。相反,如果是贊同自己研究結論的審稿人,更有可能會支持文章的發表。
第四、尋找已在投稿期刊發表文章的作者
尋找自己參考文獻的作者,以及所投期刊發表文章的作者,對自己論文審稿是有幫助的,他們能在投稿期刊上發表文章,證明了其學術水平已經被期刊所認可。而且期刊更愿意接受讓這類已經被期刊熟知的作者作為期刊的同行評審。這類作者對該期刊有較全面的認知,可同時提升其同行評審的速度與質量。
最后總結來看,sci論文投稿推薦同行評審專家涉及的細節比較多,也可以是學術會議中交流過的學者,還可以是遵循老板或者同行大牛的建議,要回避利益有沖突的同行,最好是國內外專家學者混合推薦,同時作者要認真填寫信息與推薦理由,正確填寫推薦審稿人的姓名,填寫最新的聯系方式,這樣最后他們審稿通過的幾率會極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