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年03月28日 分類:SCI論文百科 次數:
碳匯、低碳、雙碳等領域一直是經濟方向研究的重點,一些學者也會安排相關的論文,那么具體碳匯、低碳、雙碳方向論文可以投哪些核心期刊?今天在這里分享幾本相關的期刊,包含國際核心,國際核心,作者可作為參考:
第一、《catalysts》
征稿范圍:1. 光/電催化水分解;2. 醇選擇性氧化;3. 原位產氫用氫研究;4. 光電催化CO2/N2還原研究;5. 儲氫研究;6. 其他與綠氫相關的研究。
第二、《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中文核心)
征稿范圍:(不局限于以下范圍,其他范圍擇優刊發)
1.零碳低碳:(1) 零碳能源(氫能、燃料電池、核能);(2) 可再生能源(風、太陽、海洋、生物質、地熱);(3) 低碳儲能(電池、超級電容器、超導、相變、儲熱);(4) 綠色低碳技術。
2.減碳儲碳:(1) CO2、CH4、N2O、HFCs、PFCs、SF6等溫室氣體;(2) AP(人工光合作用);(3) e-fuel(可再生合成燃料);(4) CCUS(碳捕集、利用與封存);(5) DAC(空氣直接捕集CO2);(6) 固碳與儲碳。
3.雙碳智庫:(1) 雙碳策略;(2) 排放估算。
第三、《crystals》
征稿范圍:納米電化學、計算化學、電催化、能量轉換、理論建模。
第四、《潔凈煤技術》(中文核心)
論文主題涵蓋但不限于:1. 能源領域實現碳中和的發展路徑與解決方案;2. 碳中和目標下國家與地區能源政策、能源環境經濟、能源可持續研究;3. 煤炭清潔高效轉化與利用技術;4. 氫能與燃料電池、地熱、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技術;5. 低成本CCUS技術與工程示范;6. CO2循環利用、資源利用、轉化技術與裝備;7. 其他技術固碳、生態固碳、碳移除等低碳零碳負碳技術與裝備。
第五、《frontiers》
征稿范圍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固體吸附劑的碳捕集技術;基于多功能材料的原位碳捕集-利用技術;CO2熱化學轉化技術;CO2電化學轉化技術;碳捕集催化轉化反應器結構設計;可再生能源協同的柔性碳捕集及利用技術;碳捕集利用及封存技術相關動力學計算及過程模擬。
第六、《新能源進展》(RCCSE)
征稿范圍:(1)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太陽能、生物質能、風能、氫能、海洋能、地熱能、天然氣水合物等;(2)可再生能源集成互補和相關配套技術,如儲能、智能電網、分布式能源系統。
第七、《processes》
征稿范圍:
(1)CO2捕集,燃燒前捕集、氧燃料燃燒、化學鏈燃燒和氣化、燃燒后捕集、直接空氣捕集等。
(2)CO2利用,甲烷干重整、CO2加氫制CH4、CH3OH等化工產品、CO2轉化為合成氣、CO2光催化轉化、CO2電化學轉化。
(3)CO2儲存,不同地質構造內的CO2儲存、CO2-EOR、CO2-EGR、CO2-ECBM等。
(4)其他旨在減少化石燃料使用的新興技術,燃料電池、動力電池、儲能、節能減排技術等。
第八、《國際煤炭科學技術學報(英文)》(ESCI、EI)
征稿范圍:低碳多態能源運輸一體化的形成與適應模式、碳捕獲、利用與封存的技術方法、煤礦輔助運輸系統的規劃與管理、自恰能源交通系統的戰略與政策評估、生態可持續的公路/鐵路運輸應用技術與方法、光伏/氫能驅動的綜合交通系統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應用技術、電動汽車與分布式電網協同運行管控技術、可再生能源的運輸風險分析、保護和應急管控理論與方法、交通能源系統的信息通信啟用與支持保障技術。
上述就是碳匯,低碳,雙碳方向論文可以投稿的核心期刊,有的是sci期刊,有的是國內核心期刊,每本期刊征稿范圍不同,作者要結合自己的需求找到合適的期刊,盡早安排投稿事宜,爭取論文早日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