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年02月26日 分類:SCI論文百科 次數:
SCI論文是全文收錄嗎?SCI檢索類型分Article(期刊論文)和Proceeding(會議論文),SCI-Article為期刊論文的檢索類型,也就是所說的“SCI全文收錄”,是國內高校一致認可的檢索類型。
SCI-Article & Proceedings Paper,該檢索類型較為特殊,論文由會議全文發表,送交SCI數據庫后,檢索出來的類型為Article;Proceedings Paper。該類型在有些高校可當做SCI期刊論文提交,有些高校只能認作是會議論文。普通會議中,一般是投稿的論文大部分發表成會議論文,少量優秀論文遴選發表到SCI期刊上并檢索成Article期刊論文(這是因為SCI期刊的版面非常有限,所以只能遴選少量優秀論文發表)。
但有些會議征收的論文(如知名機構舉辦的本屆和歷屆會議,IEEE的高端會議,亦或者高校認可的A類會議),由于會議平臺好,有足夠的SCI期刊提供版面支持——在通過評審環節后,是可以全部發表在SCI期刊上并檢索成Article期刊論文的。為此,大家在選擇SCI期刊發表論文時,一定要看清楚或者問清楚該期刊是否SCI檢索,檢索后是否帶會議信息,檢索類型是什么等。
在論文發表后,不同的期刊出版方會將論文以不同形式遞交給SCI數據庫用以收錄。由于不同期刊向SCI數據庫遞交論文的時間有快有慢,因而導致不同SCI期刊的檢索時間也就有所不同。大部分SCI期刊論文發表后,需要經過大致3-6個月后,才會被SCI檢索到。
SCI全文收錄比會議檢索含金量更高,時間周期更長。作者在提交稿件前確定期刊是否為SCI收錄也十分關鍵,輸入期刊名稱或ISSN后查詢,在查詢頁面點擊“Coverage”查看該期刊的收錄數據庫,如出現SCI(E),則該期刊被SCI(E)檢索。
還有一些作者安排論文時,關注SCI期刊是正刊,專刊,還是特刊,這三種發表方式基本也是可以穩定檢索的,單位認可度高,不過各位作者還是要提前做好準備,全文收錄,會議收錄都是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