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年01月31日 分類:SCI論文百科 次數(shù):
材料導熱性能研究論文適合投稿的英文期刊是比較多的,有的是英文普刊,還有的是sci期刊,ei期刊,后者期刊上的論文含金量更高,接下來在這里推薦了三本期刊,發(fā)表論文作者可作為參考:
第一、Journal of Nanoelectronics and Optoelectronics
ISSN:1555-130X;收錄數(shù)據(jù)庫:SCIE;征稿主題:涵蓋物理,材料,化學,電子等方向,旨在整合納米級電子和光電材料與器件、半導體的電子和光學特性、無機、有機和雜化納米結構、超晶格的電子應用等領域的所有實驗和理論研究活動。
第二、Optical Materials
【出版社】Elsevier;【ISSN】0925-3467;【檢索情況】SCI&EI雙檢;【W(wǎng)OS收錄年份】1994年;【出刊頻率】月刊,最新一期Volume 148 ,In progress (February 2024)。
接收領域:Optical Materials發(fā)表有關光學材料的設計、合成、表征和應用的原創(chuàng)論文和評論文章,主題包括但不限于:材料系統(tǒng)的光學特性;光學現(xiàn)象的材料方面;設備和應用的材料方面。
第三、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CSTE)
發(fā)表有關復合材料的基本和應用科學的文章,該期刊的重點是納米尺度到宏觀尺度的增援/填充劑的聚合物基質復合材料。CSTE鼓勵報告對高級復合材料的材料科學,物理,化學和應用機理方面的獨特、創(chuàng)新的貢獻。
除了傳統(tǒng)的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外,還鼓勵具有重要潛力的新型復合材料。這些可能包括但不限于納米復合材料,生物復合材料,綠色/生態(tài)復合材料,能量復合材料和模仿天然材料的復合材料。歡迎涉及多尺度和多功能問題的手稿以及跨學科研究新一代復合材料的方法。分析工作應得到驗證(實驗性或數(shù)值)。實驗工作應包括一個建模部分(數(shù)值,分析),以澄清和證明所提出的結果合理。該雜志吸引有關材料建模的論文(從納米到宏觀 - 不是復合結構)。
整體來看,這三本都是材料導熱性能方向的sci期刊,審稿速度快,錄用率高,影響因子也是穩(wěn)步上升,有相關領域論文的作者,可以嘗試向這幾本期刊投稿,早投稿、早錄用、早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