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年01月05日 分類:SCI論文百科 次數:
有投稿不拒的sci期刊嗎?投稿不拒是相對來說的,大部分期刊都有拒稿的幾率,只是有的刊物拒稿率低,今天在這里分享一本被學術界認為“不拒稿”的sci期刊——eLife于2012年建刊,致力于發表生物醫學與生命科學方向的高質量研究,2023年影響因子為7.7分,JCR一區,可以說在行業內享有一定聲譽。
eLife期刊之前審稿是沒有外審環節的,因此認為不拒稿,但是之后在審稿方面進行了革新,革新后的eLife雖保留了傳統的編輯初審-外審專家同行評議的"雙重評估"模式,卻幾乎剝奪了外審專家對于論文的全部權力,將外審專家由原本的“決定者”變為了單純的“建議者”,經外審的論文僅需作者同意即可見刊,期刊不再做出“拒稿/接收”決定。
也就是說,所有經過同行評審的論文都將在eLife網站上發布為“已評審預印本”,無論評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手稿和相關的未署名的同行評議聲明都將被公布在網上,供人們免費閱讀。接下來做什么,將完全由作者決定。如果作者修改論文,以解決意見, eLife將張貼新版本;如果作者認為沒有必要,可以直接不回復審稿人的意見。
“不拒稿”政策指的是投稿必發嗎?“不拒稿”僅代表所有通過編輯初審,進入后續外審階段的稿件必然會見刊,但編輯初審階段仍會拒稿。相對于傳統的審稿模式,革新后的eLife可略去修回流程,因此,發表速度也確實縮短很多。
eLife革新后是否存在被踢出SCI的可能性?期刊的權威性是否會受到影響?經檢索,eLife近幾年刊文量、自引比率穩定,未見特定國家/機構集中發文的情況,革新后的審稿方式雖然存在爭議但也稱得上公開透明,版面費不增反降,因此近幾年被踢出SCI的風險較低。值得警惕的是,過大的爭議與暫未成熟的審稿模式,不可避免的會影響到eLife在一些特定機構與業界知名人士心目中的形象,謹慎起見建議各位讀者投稿前咨詢自己機構科研辦是否存在針對此期刊的特殊規定。
關于“不拒稿”sci期刊就介紹到這里,這個模式也是飽受爭議,褒貶不一的,eLife開了先河,為未來期刊同行評審、商業運行模式提供了更多可借鑒之處。作者也要結合自己的實際需求選擇相應的刊物,更有助于論文發揮更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