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年11月26日 分類:SCI論文百科 次數:
發表過sci論文的科研人員,難免遇到論文退回返修,改了又改無疑是拉長了發表的流程,雖然sci期刊對文章要求多,審稿人審核文章也沒有固定的標準,但仍然是有跡可循的,接下來分享降低sci論文退改率的三大技巧。
1、審閱文章的結構
投稿前,首先要檢查文章的大體結構有無邏輯性的錯誤。論文的整體結構對論文的整體表達效果有重要的影響。一篇結構縝密的文章需要在首尾呼應上面、段落之間的順序與邏輯上面清晰、完整。
要查看結構是否完整性,一篇論文基本上會包括緒論、目錄、摘要、正文、答謝等部分。此外主要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結構層次的清楚度、思路的清晰度;結構層次的清晰度的檢查,主要是看大小標題之間的邏輯是否合理,思路的清晰性,主要是看論文的行文是否根據一定的行文順序。
在修改的過程中,作者要去留意在這方面的結構是否完整,以免出現不必要的錯誤。論點與論據之間的邏輯性是否契合。論據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很好地支持論據,否則論據的存在就會顯得多余,并且論點也很難有說服力。
2、再次整合、修改論文材料
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對引用的材料進行整合,使其能夠簡練準確地支持論文的觀點。對不能支持文章的觀點要大刀闊斧的進行刪除,否則就會造成論文的冗長。對于證據不足的文章,要重新去尋找充分的證明材料。對于引用的數據和名言之類的一定要保證其真實性。
SCI論文的初稿完成后,虛心請教他人幫助修改的方法,是一種較好的方法。一個人寫文章,難免有考慮不夠周詳,文章完成后請別人來瀏覽,聽取別人的有價值的建議,而后有針對性的修改,通篇再把握分析一番,使SCI論文達到比較理想的水平。
3、對語法、文字等錯誤進行校正
投稿前一定要對整篇論文進行通讀,看文章是否通順,論文中是否存在語法錯誤。發現有矛盾和疑問的地方要及時的進行校正,還有一些標點符號等的使用是否規范。必要時還可以找專業人員對論文進行潤色,很多作者論文要求修改就是語言不過關,甚至一些期刊需要作者提交潤色證明,這就需要作者前期就先潤色,降低返修的幾率,先提升了文章的質量,再安排投稿,成功率會提升。
上述是降低sci論文退改率的三大技巧,作者要注意的內容多,自己難免有所疏忽,建議多咨詢專業人員,他們經驗豐富,對論文會進行預審評估,往往可以發現作者自身發現不了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