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年11月08日 分類:SCI論文百科 次數:
sci論文三區和四區差別大嗎?在某些方面是有一定的區別,但并不明顯。sci三區和四區期刊發表難度小一些,因此三區四區的論文認可度相對低一些,作者安排論文時還是要慎重的選擇相應的刊物,才能充分發揮相應的作用。
sci三區、四區的論文基本在一個級別,在學術界的影響力有所不同。一區、二區的sci論文具有更高的學術價值,可以受到更多學者的關注和引用,按照中科院分區來看,一區二區期刊數量更少,三區期刊數量比四區期刊數量要少一些。
目前較為常用的SCI分區有兩種:
一種是科睿唯安公司制定的分區(原來是湯森路透,后來易主科睿唯安);另一種是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制定的分區(簡稱中科院分區)。
這兩種分區方式均基于 SCI 收錄期刊影響因子基礎之上進行分區的。
科睿唯安JCR分區詳情如下:
科睿唯安每年出版JCR(《期刊引用報告》,全稱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將收錄期刊分為178個不同學科類別,每個學科分類按照期刊的影響因子高低,平均分為4個區:
影響因子前25%(含25%)的期刊為Q1區;
影響因子位于25-50%(含50%)為Q2區;
影響因子位于50-75%(含75%)為Q3區;
影響因子位于75%之后的期刊為Q4區。
中科院分區詳情如下:
中國科學院分區法根據3年的JCR數據,將JCR中所有期刊分為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學、天文、工程技術、醫學、環境科學、農林科學、社會科學、管理科學及綜合性期刊18個大類和178個小類(與JCR分類相同)。每個學科分類按照期刊的3年平均影響因子高低,分為4四個區:
影響因子前5%(含5%)期刊劃分為1區;
影響因子前6-20% (含20%)為2區;
影響因子前21-50% (含50%)為3區;
影響因子 后50%為4區。
可見在兩種分區方法下,sci三區、四區的刊物數量不同,一本期刊按照jcr分區可能是三區刊物,但是按照中科院分區就是四區刊物,會出現掉區的現象,分區也是相對的,同一學科中,sci三區刊物可能比四區刊物含金量要高一些,而不同學科下,兩者是不能直接比較的,作者還是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