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年05月26日 分類:SCI論文百科 次數:
最近有作者咨詢生物材料專業國際期刊,今天從出版商、發表周期、發文范圍、年發文量以及中國稿件年發文數量等方面給大家列舉了幾本sci收錄的生物材料期刊,安排論文的作者可作為參考:
第一、期刊名稱:Acta Biomaterialia
中文名稱:生物材料學報
ISSN:1742-7061
創刊時間:2005
出版周期:18期/年
年發文量:664
中國作者發表情況:198
期刊出版商:ELSEVIER SCIENCE INC, Acta Materialia, Inc. USA
發稿范疇:生物材料的結構與功能。
第二、期刊名稱:Biomedical Materials
中文名稱:生物醫學材料
ISSN:1748-6041
創刊時間:2006
出版周期:6期/年
年發文量:109
中國作者發表情況:32
期刊出版商:IOP Publishing,UK
發稿范疇:適用于與人類醫療保健相關的所有應用材料的成分、特性和性能。
第三、期刊名稱:Biomaterials Science
中文名稱:生物材料科學
ISSN:2047-4830
創刊時間:2013
出版周期:12期/年
年發文量:454
中國作者發表情況:268
期刊出版商: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UK
發稿范疇:生物材料設計的新概念;研究生物材料與人體的相互作用;使用材料回答基本生物學問題。
第四、期刊名稱:Regenerative Biomaterials
中文名稱:再生生物材料
ISSN:2056-3418
創刊時間:2014
出版周期:5-6期/年
年發文量:36
中國作者發表情況:17
期刊出版商: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nd Chinese Society for Biomaterials, UK
發稿范疇:先進再生生物材料開發;新型再生技術和受損組織再生與修復的治療方法;生物材料與器官、細胞和組織,特別是與干細胞的相互作用。
第五、期刊名稱:BIO-MEDIC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中文名稱:生物醫學材料與工程
ISSN:0959-2989
創刊時間:1991
出版周期:6期/年
年發文量:40
中國作者發表情況:6
期刊出版商:IOS Press, The Netherlands
發稿范疇:改善診斷,治療以及疾病和損傷預防的工程技術;替代受損或殘缺的人體器官的技術;生物材料與人體的相互作用,生物相容性,界面和相互作用問題;生物和/或醫學條件下的生物力學行為;膜生物材料的機械和生物學特性。
第六、期刊名稱:Journal of Biomaterials and Tissue Engineering
中文名稱:生物材料與組織工程雜志
ISSN:2157-9083
創刊時間:2011
出版周期:12期/年
年發文量:190
中國作者發表情況:174
期刊出版商:American Scientific Publishers, USA
發稿范疇:生物材料,組織工程學和再生醫學的所有方面;藥物輸送研究。
第七、期刊名稱:JOURNAL OF BIOMATERIALS SCIENCE-POLYMER EDITION
中文名稱:生物材料科學雜志-聚合物系列
ISSN:0920-5063
創刊時間:1989
出版周期:18期/年
年發文量:136
中國作者發表情況:69
期刊出版商:Taylor & Francis Group, UK
發稿范疇:聚合物生物材料的特性以及此類生物材料與活生物體之間相互作用機制的基礎研究,其中特別著重于分子和細胞水平。
第八、期刊名稱:Journal of Applied Biomaterials & Functional Materials
中文名稱:應用生物材料與功能材料雜志
ISSN:2280-8000
創刊時間:2003
出版周期:5期/年
年發文量:46
中國作者發表情況:5
期刊出版商:SAGE Publications Ltd USA
發稿范疇:生物材料科學和功能材料領域中的臨床和實驗室研究。
第九、期刊名稱: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ymeric Materials and Polymeric Biomaterials
中文名稱:國際高分子材料與高分子生物材料雜志
ISSN:0091-4037
創刊時間:1971
出版周期:18期/年
年發文量:190
中國作者發表情況:32
期刊出版商:Taylor & Francis Group, UK
發稿范疇:封裝(微封裝);控釋應用(制藥科學,醫學,食品技術,農業,能源等);高分子生物材料;生物醫學聚合物;聚合材料(特定于醫學相關應用)。
這幾本都是生物材料專業的國際期刊,被sci收錄,作者選擇這幾本期刊安排論文含金量也是比較高的,也可以聯系在線學術顧問,分享詳細的期刊征稿要求,或者是推薦其他期刊,不耽誤論文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