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年04月19日 分類:SCI論文百科 次數:
掠奪性期刊是學術界中的泥石流,對學術研究的嚴謹性是一種侵襲,作者安排論文一定要避開這類期刊,以免引發不良后果,那么怎么避開掠奪性期刊?這就需要作者識別這類期刊的特征,慎重的選擇。
掠奪性期刊存在是賺取作者的經費,對文章內容質量并不太看重,也往往缺乏嚴格的審查流程,有時會劫持有影響力的知名期刊來迷惑作者,也可能具有如下幾點特征:
1. 雜志網站上存在拼寫和語法錯誤;
2. 圖片模糊不清,看著像盜版物;
3. 網站主頁主打推廣哥白尼索引值,而非 JCR 影響因子;
4. 缺乏對稿件處理過程的描述,沒有或只提供低質量的同行評審;
5. 要求通過電子郵件來提交稿件;
6. 沒有撤稿政策等內容聲明,一旦文章接收,需要繳納巨額費用,撤稿是比較困難的;
7. 收取文章處理費、版面費,承諾快速發表文章;
8. 聲稱是開放獲取期刊,卻未提及版權;
9. 郵件邀請你加入期刊編輯委員會;
10. 聯系郵箱不是機構郵箱,而是類似 gmail、yahoo、163 郵箱等。
此外掠奪性期刊也有相應的運行模式,作者可作為了解:
1、創辦模式
“掠奪性期刊”的問題并非在于偽造論文內容,而是偽造期刊制度,將期刊制度商品化,使得學術共同體對學術期刊的共識被打破。正因如此,掠奪性期刊具有很強的迷惑性,掠奪性期刊創辦形式不一。(1)依托開放獲取創辦期刊。(2)偽造或模仿合法期刊。(3)更換刊名或出版商。
2、盈利模式
掠奪性期刊最主要的目的是斂財,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掠奪性期刊考慮的首要問題。掠奪性期刊常見的盈利模式包括:(1)論文處理費;(2)高發文量與高版面費結合
3、傳播模式
可以從傳播主體、傳播內容、傳播渠道、傳播對象和傳播效果五個角度,了解掠奪性期刊的整個傳播過程,也能看到這類期刊和正常期刊是有所區別的,作者還是要加以區分,挑選正規的期刊,避開掠奪性期刊。
上述就是分享的掠奪性期刊的特點,作者要加以辨別,在一些正規的平臺也會公布相應的掠奪性期刊名單,這也會涉及到一些出版社,更多詳情也可以聯系在線學術顧問,給您推薦合適的正規期刊,而且往往是單位認可度高的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