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年04月17日 分類:SCI論文百科 次數(shù):
sci期刊引用文獻格式有什么要求?不同的期刊對文獻的引用有不同的要求,大家應(yīng)該及早的查看目標期刊作者須知,了解怎樣引用文獻,有哪些格式要求。今天在這里分享一種常見的參考文獻引用格式之一Chicago Style,大家可作為參考:
Chicago Style(芝加哥引注格式)是sci論文寫作中最常用的參考文獻引用格式之一,Chicago格式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要用Footnote(腳注)進行引注,這種引注形式常用于人文學(xué)科,如文學(xué)、歷史和藝術(shù)學(xué)科等。另一種形式是用作者和年份的引注格式,這種引注形式常于科學(xué)學(xué)科,如自然、工程技術(shù)和其他學(xué)科等。
第一種、Footnote(腳注)引注
Footnote(腳注)引用系統(tǒng)由帶編號的腳注或尾注(標題為“注釋”)以及論文末尾的參考文獻中的相應(yīng)條目(標題為“參考文獻”或“引用的作品”)組成。
在注釋中第一次引用時,請使用完整的引文。對于后續(xù)注釋,僅使用作者的姓氏,如果標題超過四個單詞,請縮短標題。如果該作品沒有可識別的作者或編輯,請以標題開頭引用。
按引文中的第一項(通常是作者的姓氏)按字母順序排列您的參考文獻。作者的名字是參考文獻中的姓氏。如果同一作者有多部作品,請按標題的字母順序排列。如果一部作品有四位或更多作者,請使用第一作者的姓名,后跟“et al.”。在注釋中,但列出參考文獻條目中的所有作者,將每個參考文獻引文的第一行以外的所有內(nèi)容都縮進三個或四個空格——“懸掛縮進”。
第二種、作者-年份引注
作者-年份引注包括由作者姓氏和出版年份組成的文本引用,以及論文末尾的參考列表中的相應(yīng)條目(標題為“參考”或“被引用的作品”)。
文內(nèi)引用可以引用整部作品(沒有給出頁碼)或引用特定部分(包括頁碼或頁碼范圍)。
文本引用示例:
引用整個工作,包含作者姓氏和出版年份;(Pollan 2006)
兩位作者,包含年份和頁碼;(Mnookin and Kornhauser 1979, 22)
三位作者,包含年份和頁碼范圍;(Jones, Smith, and Chao 2008, 118-119)
四位或更多作者時僅使用第一作者和出版年份;(Barnes et al. 2008)
兩篇引文列在一起時,用分號隔開。(Spinoza 232; Hawkins 36)
如果論文作者在句子中使用引文作者的名字,請從文本引用中省略它,并將引用放在名字之后,例如:“正如 Ramirez (2005, 86) 所說,最好的辦法是逃避……”
參考文獻列表中的作者:如果論文作者需要有四位或更多作者的作品,請列出所有作者,而不是使用“等”。如果該作品沒有可識別的作者或編輯,請以作品的斜體標題開始引文,并在論文作者的文本引文中使用標題的斜體縮寫形式:A True and Sincere Declaration of the Purpose and Ends of the Plantation is shortened to (True and Sincere Declaration 1610).
參考文獻列表排列:按作者姓氏字母排序。如果同一作者有不止一部作品,請按時間從舊到新排列。如果同一作者在同一年有不止一部作品,請以“Jones, Frank. 2006a. …”開頭。將每個引用的第一行以外的所有內(nèi)容都縮進三個或四個空格——“懸掛縮進”。
以上就是分享的sci期刊引用文獻格式相關(guān)要求,不同期刊要求是不同的,作者可以通過自己的目標期刊官網(wǎng)了解到具體的要求,或者是也可以聯(lián)系在線學(xué)術(shù)顧問,給您詳細介紹投稿須知,避免因論文格式不符而拒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