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年12月12日 分類:SCI論文百科 次數:
材料類的國內sci期刊有嗎?肯定也是有的,sci索引庫收錄了很多材料類的期刊,有的是國外刊物,也有的是國內的sci期刊,當然影響因子也是比較高的,接收的都是英文論文,下面分享了幾本材料類的國內sci期刊,作者可作為參考:
1、《Electrochemical Energy Reviews》
中文名《電化學能源評論》,由上海大學聯合國際電化學與能源科學院主辦,并與 Springer Nature 聯合公開發行的一本高水平綜述類期刊。于 2018 年 3 月創刊,同年 5 月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 D 類項目。2020 年 8 月被 SCI 收錄,是第一本以電化學能源為主的國際英文綜述期刊,主要發表有關電化學能源先進材料最前沿的高質量科學評論文章。涉及的具體領域有:燃料電池、二次電池、超級電容器、氫的生產和儲存、二氧化碳轉換、基礎電化學、納米材料電化學、電化學能源工業等。
2、《InfoMat》
是由Wiley出版集團與電子科技大學聯合創辦的旗艦新刊,發表的文章將涉及電學、光學、磁學等材料的合成制備、結構表征以及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中的應用。Wiley 出版集團與電子科技大學聯合創辦新期刊。內容涵蓋了一系列目前最為熱門的研究領域:如可用于電子設備的可充電電池,各向異性二維材料、厘米級二維層狀鉍烯薄膜,三維電極在微型超級電容器中的研究進展等。
3、《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
2017年,鄭州大學擬創辦的國際學術期刊《能源環境材料》(英文名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簡稱EEM)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D類項目支持。2018年,EEM正式創刊,旨在立足中國,把握能源、環境、材料科學與技術發展的前沿和方向,跟蹤基礎和應用研究的國際發展動態,探索出一條學科—期刊—人才的協同融合機制,為來自化學、材料、物理、工程等多學科及交叉學科的研究者提供專業化、國際化的學術交流平臺,激發新火花、提出新概念、發展新技術、推進新政策,共同致力于清潔、環境友好的能源材料研發。
4、《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
于2013年由重慶大學國家鎂合金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鎂合金分會主辦、由Elsevier公司負責出版運營的全球第一本專注于鎂及鎂合金的學術期刊,該期刊由著名材料學家師昌緒院士任名譽主編,國家鎂合金中心主任潘復生教授擔任主編,彭曉東教授任常務副主編。報道全球范圍內鎂及鎂合金領域最新研究成果,相關綜述,包括整個鎂及鎂合金科學與工程領域的理論與實驗研究,涵蓋鎂、鎂合金及相關產品所有領域。
5、《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中國化學會催化學會會刊,由中國化學會和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主辦。于1980年創刊。由科學出版社與Elsevier出版社出版。內容涵蓋能源、環境、新材料、多相催化、均相催化、生物催化、光催化、有機化工、電催化、表面化學、催化動力學等學科領域的基礎性及應用基礎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快速發表我國催化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2001年被SCIE收錄,是我國唯一被SCI收錄的催化類期刊。最新影響因子8.271(IF2020),中科院工程技術1區TOP期刊,JCR Q1區。
6、《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
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和科學出版社共同主辦、開放獲取(Open Access)的英文學術季刊,Elsevier 集團出版發行,正式創刊于2016年4月,旨在成為綠色能源及環境領域的國際性代表學術期刊。主要刊登國內外綠色能源、環境友好領域中的基礎研究、應用基礎、工程技術及計算模擬等方面,具有創新性、突破性和重要科學意義的最新研究成果。創刊3年半后(2019年10月)直接被SCIE數據庫收錄,2020年獲首個影響因子6.395,位列所在四個學科的Q1區。
7、《Materials Research Letters》
簡稱:MRL,中文名《材料研究快報》,創刊于2013年初。編輯部設在南京理工大學材料學院。MRL辦刊目標是成為能與化學和物理領域頂級期刊相媲美的高影響材料期刊。2017年,進入中科院SCI期刊分區的工程技術1區,被認定為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Top期刊。目前影響因子為7.323(IF2020)。
8、《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
于2015年5月28日創刊,由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擁有自主版權并與Springer Nature合作出版的學術期刊。該刊以成為微系統與納米工程領域國際性代表學術期刊為目標,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術與工程和應用相結合,報道微系統與納米工程領域最新科研成果,引領學科發展方向,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力爭打造一個為全球相關領域的科學家提供合作與交流的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
9、《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創刊于1990年,1993年被SCI收錄,由中國化學會/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共同主辦的英文學術期刊。期刊的發文量和影響力在中國科技期刊中一直名列前20位,處于化學類前列。是中國化學界通向世界的窗口,主要內容覆蓋我國化學研究全領域,及時報道中國化學領域研究的最新進展及熱點問題。
10、《Journal of Materiomics》
于 2015年創刊,由中國硅酸鹽學會主辦,Elsevier 出版社發行。內容報道以材料設計、制備、表征及應用技術為主線的系統性前沿研究成果,特別關注功能材料、先進能源材料、先進陶瓷及其復合材料等先進結構材料、納米及低維材料等方向。2019 年 8 月底入選 SCI,目前影響因子到達6.425(IF2020)。
11、《Regenerative Biomaterials》
中國生物材料學會會刊《再生生物材料(英文)》(Regenerative Biomaterials)是中國生物材料學會和牛津大學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國際英文學術期刊,于2014年創刊。Regenerative Biomaterials側重跨學科討論的生物材料研究,包括生物材料、納米科技、干細胞生物學、再生醫學及臨床醫學等。2018年獲得首個影響因子3.382,2019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高起點新刊”。在Web of Science生物材料類別中位于2區。近期公布的最新影響因子顯示為6.353(IF2020)。
12、《Journal of Sustainable Cement-BasedMaterials》
2012年11月正式創刊并出版發行。期刊旨在報道國際上關于水泥基材料、復合水泥及其他與水泥相關的材料在理論和應用方面的研究新進展;刊登有關水泥和混凝土性質和性能研究的成果、先進有效的實驗方法和技術、最新的理論分析和模型建立方法,水泥混凝土結構的實驗檢測新技術以及水泥基材料性能改善研究等方面的論文,促進水泥基材料領域研究成果的交流和傳播。
13、《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CJPS),中文名稱《高分子科學》,ISSN號為0256-7679。CJPS期刊于1983年首次出版創刊,是由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和中國化學會共同主辦。致力于及時發表聚合物科學領域的原創研究思想和成果。
14、《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CJCHE),中文名稱《中國化學工程學報(英文版)》,CJCHE期刊于1982年創辦,現為中國化工學會會刊,曾連續七年被評為“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影響因子一路上漲,目前影響因子為3.171(IF2020)。期刊立足于國內乃至世界化學工程領域的發展前沿和國民經濟的重大需求,主要刊載原創性的化工基礎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新裝備和新材料的研究論文,報道有重要價值的基礎數據和對學科發展和技術進步起指導作用的綜述與專論。內容范圍包括化學工程、化工工藝、化工設備、過程開發、化工冶金以及與之相關的生物、信息、能源、材料、環境工程、安全工程等高新技術領域。
15、《Frontiers in Energy》
由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國工程院和上海交通大學共同主辦,德國施普林格公司海外發行的Frontiers系列英文學術期刊之一,于2007年1月創刊,以網絡版和印刷版兩種形式出版,為全英文季刊。該刊注重反映全球能源各學科最新研究進展,交流國內外能源技術研究成果,主要報道范圍(不限于):①能源基礎研究;②能源技術與應用,包括能源的產生和轉換、儲能、可再生能源、能量輸送、城市設計和建筑節能等;③能源與環境,包括污染控制、節能和氣候變化等;④能源經濟、策略和政策等;⑤新興能源問題等。
以上就是材料類的國內sci期刊,在國內外認可度是比較高的,作者自己選刊、發表論文也有一定的難度,建議和專業的學術顧問溝通,他們經驗是比較豐富的,可以為您推薦合適的期刊,協助提交稿件,這樣更有利于論文順利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