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年11月22日 分類:SCI論文百科 次數:
國內作者在英文期刊投稿有一定的難度,對作者來說從做研究,到寫論文,再到投稿每一步都是巨大的挑戰,在這些過程中可能導致拒稿的因素有很多,下面學術顧問在這里匯總了國內作者在英文期刊投稿常見原因,發表論文的作者可作為參考:
第一、格式上被拒稿的原因
01 沒有遵守投稿須知:無論是英文核心期刊,還是英文普刊,都對作者來稿有一定的要求,也有自己的官網,在官網會顯示投稿須知,作者指南等內容,這些都是作者要遵守的。
02 英語語法或表述不正確:這是常見的拒稿原因,英文論文表達和中文論文有所區別,很多國內作者英文水平欠缺,在語言、語法、時態上存在一些不足,就很容易被拒稿。
03 圖表像素或尺寸不對:英文期刊接收的論文往往不是純文字,其中會涉及圖表,每本期刊對尺寸,像素要求都有所不同,如果不符合要求就容易被拒稿。
第二、內容上被拒稿的原因
04 論文主題不在目標期刊的范圍之內:這也是常拒稿的原因,在初審階段會審核論文是否與期刊相符,比如期刊不接收綜述性論文,那么作者的綜述論文就不能選擇這本刊物,否則就可能被拒稿。
05 論文缺乏新穎性:新穎性和語言在英文論文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任何期刊都喜歡創新的論文,重復性研究是不容易被認可的。
06 論文內容存在不足:論文缺少科學價值、研究假設描述不清、 數據無法支撐結論、數據統計分析方法不對、患者人數少,隨訪時間短(生物醫學論文)等都說明論文內容不足,這也是論文外審要審核的內容,也是常見的拒稿原因,或者是會給出大修的建議。
第三、學術道德上被拒稿的原因
07 一稿多投
08 重復發表
09 未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或同意,擅自使用動物或人體作為受試者(醫學論文)
10 未披露利益沖突
以上都是國內作者在英文期刊發表論文被拒稿的原因,作者要對比自己的論文,查看有沒有存在這樣的問題,如果有一定要及時改正,或者是自己不好評估論文的質量,可以咨詢專業人員對論文進行預審評估,修改論文中可能存在的錯誤,查重去重,并且也可以對語言進行潤色,推薦合適的英文期刊,這樣才能降低論文的拒稿率,提高錄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