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年10月19日 分類:SCI論文百科 次數(shù):
發(fā)表sci文章被拒是很常見的,但是有一些作者文章沒送審直接拒稿,導致這種現(xiàn)象原因是什么?這種多是論文內容存在嚴重不足;或者是sci論文與期刊嚴重不符,這是常見的兩種原因,作者應該對此采取一些應對措施。
第一、sci文章存在問題
1、引用的參考文獻,不專業(yè)不權威。
2、語法錯誤太多或者表達能力有問題。特別是發(fā)表國外的期刊,英語水平不夠是常見的拒稿原因。
3、寫作風格,文字排版、圖表設計等沒有美感,不能給編輯留下好印象。
4、作者資質以及科研水平不高,估計稿子內容都不會看,直接拒絕。
5、初看了稿件,發(fā)現(xiàn)內容與實際發(fā)表的標準還是有差距,編輯也不愿意給修改的機會,因此直接給出拒稿的建議。
第二、sci文章與期刊不符
每本sci期刊都有自己的征稿要求,作者應該查詢刊物的要求,遵循期刊的習慣和格式,比如目標期刊需要添加投稿信息,投稿信,摘要,文件類型,輔助信息,圖片,建議的審稿人等,這樣才能滿足期刊的要求,但是作者沒有如實提交投稿信,摘要,論文類型與期刊也不符,這樣很容易被拒稿的。
這是sci文章沒送審直接拒稿的常見原因,作者面對稿件被拒,還是要以平常心來對待,一定要及時的修改稿件,不可原封不動的再提交到別的刊物上,這樣結果往往還是被拒。作者在重新投稿前還應注意如下事項:
1、檢索目標期刊官方主頁以往發(fā)表的文章,比對自己的文章是否符合期刊的征稿要求,閱讀目標期刊投稿須知,檢索期刊的投稿經(jīng)驗,看同行評價的投稿范圍是否與自己的文章類似。
2、嚴格按照期刊的投稿格式修改自己的論文,注意圖片的大小,分辨率,字體字號,文章小標題的要求,以及相關細節(jié)問題。
3、在投稿前,可以先把摘要投給期刊編委,詢問文章是否符合期刊最近的發(fā)表要求;投稿時選擇審稿人,盡量避開與自己工作領域高度相似的同行。
4、文章中的各位作者都應該仔細閱讀文章,修改潤色文章表達錯誤,可以請專業(yè)的英文潤色機構,對文章的語言表達,內容處理等方面進行二次潤色和修改,提高投稿中稿的幾率。
以上就是sci文章送審直接拒稿的原因,以及可以采取的應對措施,更多sci論文發(fā)表方面的知識,可瀏覽本平臺其他文章,對自己發(fā)表論文也是很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