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年06月27日 分類:SCI論文百科 次數:
大修是sci論文審稿中常見的一種結果,作者要認真對待,論文才可能最終被錄用。那么sci發表論文大修后有哪些流程?大修后論文進入再審階段,審核通過之后進入終審,錄用,見刊,檢索,如果再審沒通過可能直接退稿。
sci論文大修后再審:
作者論文被要求大修,也說明有錄用的可能性,作者要在規定的時間內逐條修改自己的論文,之后論文再送外審,一般會送到第一輪的審稿人那里,進行第二輪審稿,再次進行循環中,這個階段也可能反復的進行,編輯也可能選擇其他審稿人,或者需要作者推薦合適的審稿人。
第二輪審稿的結果是根據作者針對評審和編輯意見進行的修改還有回復來決定,如果作者沒有完整回復所有的意見,那就有可能要求再次修改,甚至有可能會拒稿。
大修結束后進入主編終審:
主編會結合同行評審和編輯的意見,從宏觀方面審核論文,主編也可能會再次給出修改建議,作者需要再次修改,直到論文被錄用或者是拒稿。
終審后論文被錄用:
這說明論文已經通過了多輪審核,雜志社決定錄用作者的論文,會給作者發送錄用通知的。
接下來就是需要作者校稿,校稿完成后論文安排見刊,sci論文所說的見刊就是電子見刊,也可以稱為網絡見刊,作者在網上能查詢到期刊信息。
sci論文檢索:
這是最后的一個步驟,作者要WoS檢索到論文,并且需要開具相應的檢索證明,在評定職稱時也要提交單位該份證明。
sci論文大修是同行評審階段中的一種結果,作者論文想要順利通過同行評審,避免出現大修,可把握如下幾點細節:
①稿件語言要過關,為責任編輯及審稿人閱讀提供便利;
②應格外注意稿件標題及摘要的撰寫,進而達到讓責任編輯和潛在審稿人以最快的速度了解稿件的主要領域、主要內容以及主要結論的目的,從而縮短尋找審稿人的周期;
③稿件撰寫中一定要突出研究的必要性、創新性和驗證性,從而在量化評分中取得優勢。
上述就是sci論文大修后的流程,所需要的時間往往也是很長的,這也提醒作者一定要盡早的做安排,給論文審稿留下充足的時間,或者是還有相關疑問可隨時咨詢在線學術顧問,給您提供專業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