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年07月02日 分類:ei發表指南 次數:
ei會議和cpci會議哪個評職稱認可?兩者在國際上都是有一定的知名度,評定職稱時認可度不一樣,具體要看職稱文件的要求,職稱評審通知中沒有明確寫明的,一般是都認可;如果明確寫了要求ei檢索論文,自然要選擇ei會議。
下面對ei會議、cpci會議展開詳細的介紹:
第一、CPCI就是原來的ISTP,該索引收錄生命科學、物理與化學科學、農業、生物和環境科學、工程技術和應用科學等學科的會議文獻,包括一般性會議、座談會、研究會、討論會、發表會等。由此可知,CPCI和SCI(科學引文索引)、S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同屬于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旗下,前者主要收錄會議文獻,后者主要收錄期刊文獻,各司其職。
第二、EI-CA會議論文,EI主要收錄工程技術領域的重要文獻,其最大的優點是:被每個國家都認可,是全球核心。收錄文章涉及動力、電工、電子、土建、水利等工程方向。EI同時收錄來自期刊和會議的論文,期刊論文的檢索形式為EI-JA(即EI-Journal Article),會議論文檢索形式為EI-CA(即EI-Conference Article)。
會議論文是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一般正式的國際學術會議都會公開征稿,并要求錄用的論文在會議上進行宣讀、交流,然后集結出版,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會議論文集,而這些發表的論文也可用于碩博畢業、項目結題、職稱評定等。
目前,國際學術會議出版的會議論文集有兩種收錄方式,一種是CPCI數據庫收錄,另一種是EI數據庫收錄,兩者收錄的會議文章都是評價單位和科研人員的成績、水平的重要依據之一,除了各高校、科研院所的特殊評價標準,從事工程領域研究的學者,更認可EI(CA),人文社科則更傾向于CPCI。
總結來看,不論是EI(CA)還是CPCI,如果作者選擇發表會議論文,要重點關注下學術會議的選擇,會議的水平直接關系到論文的發表是否有價值,是否能在個人發展中發揮一定作用,所以要盡量選擇一些水平較高的學術會議。同時也要看評職單位認可哪種會議論文,EI、CPCI難度都不高,有需求的作者可早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