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年10月12日 分類:ei發表指南 次數:
ei沒收錄的會議能不能選擇?學術會議和期刊論文一樣也分為不同的等級,沒被ei收錄,說明只是普通的學術會議,含金量可能并不高,學者們要看單位的要求酌情選擇,可以看會議的主辦單位,一般是級別越高越好。
學術會議分級最重要的指標就是主辦單位:
國際學術會議:一般指的是在國外舉辦的或者在國內舉辦但是嘉賓來自三個及以上國家的學術會議,這類會議往往被ei、scopus收錄的幾率要大很多,國內外都比較認可;
國家一級學術會議:一般指的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所屬的全國一級學會主辦的全國性綜合學術會議,或者由本校認定的符合國家一級學術會議標準的其他會議;
省級一級學術會議:一般指的是省級科學技術協會所屬的省一級學會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會議,或者由本校認定的符合省級一級學術會議標準的其他會議。
而且業界影響力也是衡量學術會議質量的重要指標,每個專業都會有幾個大家口口相傳、不容錯過的學術會議,尤其是那種業內大佬云集的學術會議,如果遇到這種類型的會議一定要積極參與。
還有的是學科國際頂級會議,即便沒有被ei收錄,也是可以積極參加的,可以讓你在學術界嶄露頭角,在獎學金評定方面獲得優勢,也有助于你未來在頂級刊物上發表論文,可以增長自己的見識。
一些會議級別是很高的,自然就會對應一些比較水的會議,作者還是要甄別和避免質量不高的學術會議。如果有的學術會議是“來者不拒”型的,而且網絡上的口碑比較差,那么也應該盡量避免。
最后,無論是否被ei收錄的會議,大家主要還是需要根據主辦單位來甄別,如果主辦單位是沒聽說過的協會,或者是舉辦次數比較少,也最好避免參加。還可以詢問專業人員,給您分享近期要舉辦的ei會議,也可以分享會議級別甄別技巧,避免上當受騙。